7月30日(周三)早盘,$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拉升,截至发稿,涨幅1.12%,盘中换手率1.6%,成交金额7886万。流动性方面,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盘中换手1.89%,成交9395.34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29日,港股红利ETF博时近1周日均成交3.18亿元。近21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4.57亿元。
其他相关ETF中,全指现金流ETF基金(563830)和红利低波100ETF(159307)分别上涨1.03%和0.65%。
上一周,红利资产整体表现分化,部分板块受政策与资金面支撑表现较好,但也有板块因市场风格切换出现调整。
中证红利指数上周上涨2.31%,跑输中证500指数(3.28%)。交通运输板块上涨2.95%,中证煤炭板块涨幅显著达7.98%,而银行板块则下跌2.87%,成为拖累红利资产表现的主要因素之一。
消息面上,近期利好消息频出,国家能源局“反内卷”超产核查文件出台,焦炭二轮提涨也已落地,多数市场参与者对市场持乐观态度。下游冶金化工以及煤矿周边电厂有补库需求,多数煤矿出货顺畅,库存维持较低水平,价格小幅探涨。港口市场走势趋稳,在煤矿价格持续上涨及市场利好消息频出的背景下,煤炭价格高位坚挺。当前电厂处在迎峰度夏期间,叠加核查煤矿生产,市场预期普遍向好,且目前港口现货成本较高,当前煤炭价格易涨难跌。
当前政策层面“反内卷+大基建”的组合持续推动供需格局优化,市场对盈利周期见底的共识逐步形成,红利资产的配置逻辑仍具吸引力。在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资产的配置需求依然旺盛,尤其是具备稳定现金流和分红能力的行业,如银行、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红利资产,2025年7月21日至25日,南向资金净流入323.52亿港元,其中沪市港股通净流入195.82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入127.7亿港元。港股红利资产的胜率有望延续,因其股息率相对中美长债仍有优势。
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71%,部分A股红利资产的股息率显著高于国债收益率,如交通运输板块股息率2.78%;煤炭板块股息率较高,利差亦较为可观。建议关注股息率-国债利差较大的行业,如交通运输、煤炭、公用事业等,以应对市场波动。可以关注股息率-国债利差的防御价值
但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内交易拥挤:部分红利资产(如银行股)年内涨幅较大,当前市场风险偏好回升,资金轮动频繁,可能导致红利资产短期波动加剧。例如,银行板块近一周下跌3.72%,显示资金流出迹象;
经济基本面修复可能会不及预期:若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红利资产的支撑逻辑可能受到挑战,尤其是与地产、基建相关的银行、地产等板块;
利率上行压力: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7月21日至25日期间上行6.7BP,由1.68%升至1.74%。若利率继续上行,红利资产的股息率吸引力可能下降,需关注股息率与国债收益率的利差变化。
中金公司指出,今年三季度港股流动性环境或面临边际趋紧压力,但“钱多资产少”的宏观背景未改,建议投资者把握结构性机会,采取“新哑铃”配置策略,即维持“稳定回报(分红)+成长回报(成长)”的哑铃型配置框架,但需根据板块透支程度进行阶段性轮动。分红端关注长期逻辑稳固的品种,成长端建议关注AI应用、机器人、创新药等预期相对冷静、存在催化潜力的方向。
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旨在反映可通过港股通买卖的香港上市且拥有高股息证券的整体表现。场外联接(博时恒生高股息ETF发起式联接A:014519;博时恒生高股息ETF发起式联接C:014520)。
相关产品:
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
全指现金流ETF基金(563830)
红利低波100ETF(159307)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