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新能源电力运营商,协合新能源(0182.HK)近日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面临行业限电及电价下行的双重挑战,公司中期业绩有所承压,但也算可圈可点,如利润规模稳、资产质量升及绿电溢价增等,而且,当前估值也十分吸引。
中期业绩短暂承压,经营成色依旧可观
上半年,协合新能源收入约14亿元,同比下降6.6%,归母净利润约2.82亿元;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约47.79%和20.14%,同比虽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经营性净现金流约10.41亿元,同比升22.5%。均彰显了公司优秀的运营能力,及应对行业挑战的十足底气。
为了把握年初136号新政关于存量项目的机制电价,上半年协合新能源新增投产项目权益容量合计约191MW,包括140MW风电和51MW光伏。此外,公司上半年在国内新获取了风电投资项目约600MW,海外也拿下了152.5MW光伏项目和300MW储能项目。外部客户,新签约电厂运维及设计咨询合同额也有显著增长。扎实的业务拓展能力,保障了长期成长性。
公司也积极做精细化管理,推进降本增效。上半年设备故障损失电量同比下降40%,全面强化绩效管理且精细管控成本,期内费用端持续改善。而且,全球融资环境宽松,公司新增提款平均融资成本已降至3.15%,综合融资利率降至3.63%,融资成本随之下降。
新能源电力全面入市新政落地,积极应对行业挑战和机遇
2025年2月和4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接连出台了136号文《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和394号文《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历时十年的新能源电力市场化步入新阶段。
可以说,电力全面市场化对新能源电力运营商带来巨大挑战,包括电价波动、曲线匹配风险及系统调节缺口等难题。但另一方面,新政也给出了机制电价的过渡安排,并还有绿电溢价、现货套利及跨省交易等增量空间。若能发挥好资源优势及提高运营能力,穿越周期并顺势突围也并非难事。
协合新能源作为国内最早的一批新能源电力运营商,优秀的过往业绩值得称道。上半年,公司调整经营战略,努力提升电力市场交易能力。期内绿电结算4.24亿kWh,同比增长26%,绿电、中长期结算电力占比均持续提升。并积极研判绿证政策及供需,单证均价是北交所披露均价的2.07倍,且已经构建了中长期交易模型、现货报价模型等。公司坚持效率优先、盈利优先,坚定信念穿越周期。
最后,看股东回报方面,协合新能源在持续稳定派息及回购股份上也做的相当出色,当前股价对应着超8%的股息率,估值可谓相当吸引。此外,公司在今年2月还启动了新加坡二次上市筹备,融资渠道可以进一步拓宽,也有利国际业务开展。当前港股牛市仍以估值修复为主,新能源板块相当落后,补涨机会值得期待,协合新能源料存在较大超额收益。
来源:阿思达克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