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世间的真话本就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对白。可后来有了胭脂,便分不清是真情还是假意了。”——老舍,《骆驼祥子》
今年“经济上行期的审美”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热门话题。
不同于近年来流行的低饱和度、重质感的老钱风、格雷风,所谓经济上行期的审美,大多指的是21世纪初期的穿搭风格:即不拘于穿衣形式,不羞于高饱和度颜色,强调穿衣自由,注重通过穿搭表达向上、“支棱”的精气神。
这个定义一出,我们的脑海里就浮现了一堆群像:有最早《精装追女仔》里的张敏(1987),《东京爱情故事》里的赤名莉香(1995)、以及《穿着普拉达的女王1》中的安妮海瑟薇(2006)。她们都是时代繁荣背景下的美学终极代表。
/ 香港及日本的经济爆发时代都贡献了海量的经典影视作品 /
香港CPI与GDP长期变化趋势(左图)
日本CPI与人均收入长期变化趋势(右图)
注:数据来源Wind,左图统计区间1981/12-2025/06,右图统计区间1987/01-2025/06,红框处分别为《精装追女仔》、《东京爱情故事》问世时间。
人类:基于预期的生存的动物
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会决定文化形态,但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反作用。追忆经济繁荣期并不是孤例,而是一个跨越时间与空间存在的普遍现象。
譬如对于柯立芝治下咆哮的二十年代造就了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及斯蒂芬金的《闪灵》;对于第三共和国极速扩张的追忆造就了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以及百老汇的名作《红磨坊》;对于大正时代的留恋让川端康成写出了《伊豆的舞女》等等。
而当前对于经济上行期审美的追忆本质即:社会集体怀念资产负债表全面的高速扩张期。
人是一种基于预期而生存的动物,经济爆发时代的记忆会长期留存,并成为未来预期的一部分。如下图所示,2000年代初基于全球化、人口红利,中国社会GDP以及资产负债表高速发展,人均收入同比增速在2007年创下18.74%的历史新高。(注:数据来源见下)
换句话说,与其说是怀念经济上行期的审美,还不如说是怀念收入增速不断扩大的那道上升曲线。
/ 中国21世纪初的经济爆发期带来的收入高增
成为当下许多人的美好追忆 /
注:图片数据来源Wind,左图统计区间2003/01-2025/06,右图统计区间2001-2024。历史过往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
人生:等待下一个经济周期的到来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对外贸易仍然主导了中国内部的经济周期。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非常重要)起,中国企业的对外结汇支撑起了内部消费需求的三轮显著周期。
如果以银行结汇金额以及CPI同比双重辅助判断,再考虑外部环境的震荡好转;目前我们或许正处于一个非常类似于2001年的经济环境当中,即第四轮再通胀的起点。
/ 以输入性通胀衡量的角度看,
当下正是新一轮周期的起点 /
注:图片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01/01-2025/05。
在此阶段下,如何抓住未来A股潜在Beta成为权益投资的一大重点,在此背景下具备周期记忆的基金经理就显得格外稀缺了。而且考虑到当前A股行业轮动强度的“史诗级”高位,赛道型基金可能并不适合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
/ 高行业轮动强度使得主题赛道投资的波动加大 /
注: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0/01/01-2025/07/31,历史过往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
为此我们特意搜寻了主动权益基金分类下,基金经理管理年限超十年,且没有赛道主题倾向的基金(防止轮动影响)。发现在排名前十中,有一只特殊的低调产品:上银新兴价值(000520)位列第六,甚至强于市场知名度更高的周蔚文、左金保、陈皓等人的对标作品。
根据公开数据来看,基金经理赵治烨已经管理该基金超十年,作为北大微电子系毕业的学霸,毕业后便一直在金融行业工作。看到该基金表现,笔者也不禁感叹:中国半导体行业少了一位优秀的电路工程师,但公募基金行业倒是多了一位把握机遇的基金经理。
以其管理以来近十年的业绩为例,上银新兴价值累计收益率达137.56%,年化收益率达9.03%,远超同期全市场股票基金指数。(注:数据来源ifind,统计区间2015/08/01-2025/07/31)
/ 严格来看,上银新兴价值基本把握了
2016年第二轮通胀周期带来的权益投资机遇 /
注: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5/05/13-2025/07/31,收益率数据统计区间2015/08/01-2025/07/31,历史数据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
再仔细发掘,我们发现,上银基金已经在2024年来全面开启价值系列权益产品布局,其中对于顺周期方向特别倚重,而且在年内也取得了不错的收益率。考虑到前文提及的逻辑,以下几只也值得投资者们关注一番,特此一提:
比如上银基金权益总监卢扬主动管理的上银资源精选(A:023448/C:023449),A类份额年内收益率已经达到12.69%(同期中证内地资源涨幅7.18%)。(注: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8/04)
此外还有上银基金新生代基金经理陈博的代表作:上银国企红利混合(A:020186/C:020187),产品A类份额成立至今累计收益率达到了10.23%(同期中证国企红利涨幅5.12%),都显现出了上银基金权益方面的主动管理超额收益能力。(注: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8/04)
上银新兴价值成长混合成立于2014年5月6日,2015年7月30日由股票型转为混合型,其业绩比较基准与投资比例发生变化,详见2015年7月31日的公告。转型后其业绩比较基准为5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0%×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2019-2024年各年收益率/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56.41%/19.73%、44.20%/15.58%、5.46%/-0.18%、-14.98%/-9.43%、-5.22%/-3.88%,、11.33%/11.94%成立以来至2025年6月30日收益率/业绩比较基准为236.82%/113.11%,以上业绩数据来源于定期报告。现任基金经理任职情况:赵治烨2015年5月13日至今,历任基金经理任职情况:常璐2017年12月6日-2018年3月28日,高云志2014年5月6日-2015年5月25日,慕浩2015年1月27日-2015年6月15日。
上银国企红利成立于2024年3月4日,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收益率×8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20%,截至2025.6.30,成立以来A、C类份额收益率/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9.93%/4.37%,9.08%/4.37%。现任基金经理陈博于2024年3月4日起任职至今。以上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
上银资源精选成立于2025年3月21日,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内地资源主题指数收益率*80%+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10%+中证综合债券指数收益率*10%,至今尚未满6个月,故不展示业绩。
上银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成立于2025年6月26日,业绩比较基准为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至今未满6个月,故不展示业绩。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上银国证自由现金流、上银资源精选、上银国企红利基金是【R3】风险等级产品,适合【C3-C5】风险等级的投资者。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全面了解产品风险,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投资期限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管理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