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出口的“新主线”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申万宏源宏观,作者:赵伟、屠强

对美“抢出口”退坡,对新兴市场出口改善或因转口预期和内需恢复

摘要

事件:8月7日,海关公布7月进出口数据,出口(美元计价)同比7.2%、预期5.8%、前值5.8%;进口(美元计价)同比4.1%、预期0.3%、前值1.1%。

核心观点:对美“抢出口”退坡,对新兴市场出口改善或因转口预期和内需恢复。

7月出口同比超市场预期回升,对发达国家回落,对新兴国家走强。7月出口同比(美元计价)较6月回升1.4pct至7.2%。国别来看,7月我国对美国(-5.6pct至-21.6%)出口回落;对拉美(+9.8pct至7.8%)、对非洲(+7.5pct至42.5%)等新兴国家出口均明显回升,对东盟(-0.3pct至16.7%)出口则与上月基本持平。

主线一:对美“抢出口”现象出现退坡。7月我国对美国出口回落5.6pct至-21.6%。商品来看,7月我国消费电子(-4.4pct至0.9%)、玩具(-11.4pct至-3.3%)等对美出口占比较高的商品出口增速明显回落,或显示前期因美国需求激增带动的对美“抢出口”现象已退坡。中观数据也能验证,美国对我国集装箱预定量同比自6月起始终维持负增长。

主线二:转口贸易面临打击的预期下,再度引发我国对新兴国家“抢出口”。7月初,特朗普宣布将在8月对“转口贸易”商品征收40%的关税。在此背景下,东盟及拉美的相关企业加速从中国进口生产资料的需求,从而带动了我国相关商品的出口,如通用机械同比(+3.9pct至5.3%)、汽车零配件(+3.9pct至4.0%)。高频数据也能验证,7月上旬我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大幅上升,全月较6月回升9.7pct至7.7%。

主线三:新兴市场工业化提速,拉动我国生产资料出口。7月我国对非洲(+7.5pct至42.5%)出口也继续上行。另外,此前主要面向新兴经济体出口的协同生产类商品,如钢材、集成电路等商品同比反弹均较明显,分别回升了13.3pct、4.9pct,这或反映非洲等新兴国家工业化进程提速,对我国生产资料需求增加,从而带动了我国整体出口增长。

展望未来,在特朗普“对等关税”2.0落地背景下,8月出口或面临不确定性。8月7日“对等关税2.0”方案生效后,我国对新兴国家的“抢出口”已无必要,对美“抢出口”也明显退坡,近期港口外贸吞吐量下滑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但鉴于7月加工贸易进口同比仍保持较高水平,或指向8月出口回落幅度或相对可控。

常规跟踪:出口、进口均有所回升。

消费品方面,消费电子、轻工制品出口增速回落。根据海关公布的7月重点商品数据,消费电子出口增速回落(-4.4pct至0.9%),结构上主要被手机(-11.5pct至-21.8%)所拖累。7月轻工制品出口增速回落(-1.0pct至-1.4%),其中鞋靴(-3.6pct至-7.7%)、箱包及类似容器(-2.9pct至-10.0%)、服装及衣着附件(-1.4pct至-0.6%)。

资本品出口增速分化,中间品出口增速回升。资本品方面,医疗仪器及器械(+7.2pct至12.2%)出口增速有所上行,船舶(-25.1pct至-1.5%)等出口增速有所下行。中间品方面,集成电路(+4.9pct至29.2%)、汽车零配件(+3.9pct至4.0%)均有所回升。此外,能源资源出口增速回升明显(+8.8pct至7.8%)。

国别方面,对美国出口增速回落,对新兴经济体和地区的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发达国家方面,对美国(-5.6pct至-21.6%)出口增速回落,但对欧盟(+1.6pct至9.3%)出口增速回升。新兴经济体和地区方面,对拉美(+9.8pct至7.8%)、对非洲(+7.5pct至42.5%)出口增速有所回升,但对东盟(-0.3pct至16.7%)出口增速小幅回落。

7月进口增速有所回升,主要受大宗商品进口回升带动。7月进口(美元计价)同比回升+3.0pct至4.1%。具体来看,机电产品进口增速较上月有小幅回落(-3.3pct至2.7%)。大宗商品进口有所回升。进口数量方面,铜(+16.2pct至18.0%)、大豆(+8.1pct至18.4%)、原油(+4.1pct至11.5%)均有所回升,或反映国内投资需求回暖。

风险提示:发达国家经济压力超预期,海外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外部形式变化。

报告正文

事件:8月7日,海关公布7月进出口数据,出口(美元计价)同比7.2%、预期5.8%、前值5.8%;进口(美元计价)同比4.1%、预期0.3%、前值1.1%。


一、核心观点:对美“抢出口”退坡,对新兴市场出口改善或因转口预期和内需恢复


7月出口同比超预期回升,对发达国家回落,对新兴国家走强。7月出口同比(美元计价)较6月回升1.4pct至7.2%,但环比-1.1%弱于季节性水平(3.8%)。外需来看,7月全球制造业PMI(3个月移动平均)维持在49.9%,与6月基本持平,或显示外需对本月出口影响不大。国别来看,7月我国对美国(-5.6pct至-21.6%)出口回落,对欧盟(+1.6pct至9.3%)则有所回升;新兴市场方面,对韩国(+11.2pct至4.7%)、对拉美(+9.8pct至7.8%)、对非洲(+7.5pct至42.5%)均明显回升,对东盟(-0.3pct至16.7%)与上月基本持平。

主线一:对美“抢出口”现象出现退坡。7月我国对美国出口回落5.6pct至-21.6%。从细分出口商品来看,7月我国消费电子(-4.4pct至0.9%)、玩具(-11.4pct至-3.3%)、灯具(-6.8pct至-5.6%)、箱包(-2.9pct至-10.0%)和服装(-1.4pct至-0.6%)等对美出口占比较高的商品增速明显回落,或显示前期我国因5月中旬日内瓦谈判结束后,美国需求激增带动的对美“抢出口”现象已出现退坡。中观数据来看,美国对我国集装箱预定量同比自6月起始终维持负增长区间,按出口商预定到出口平均2~4周的时滞也能进一步验证对美“抢出口”的退坡现象。

主线二:转口贸易面临打击的预期下,再度引发我国对新兴国家“抢出口”。7月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明确将在8月对所谓“转口贸易”商品征收40%的关税。在此背景下,东盟及拉美相关企业加速从中国进口生产资料的需求,从而带动了我国相关商品的出口。数据上来看,通用机械(+3.9pct至5.3%)、汽车零配件(+3.9pct至4.0%)和塑料制品(+1.0pct至3.2%)等生产资料同比均回升。高频数据也能验证,7月上旬我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依旧回升,全月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较6月回升9.7pct至7.7%。

主线三:新兴市场工业化提速,拉动我国生产资料出口。7月我国对非洲(+7.5pct至42.5%)出口也继续上行。从四大类出口商品来看,此前主要面向新兴经济体出口的协同生产类商品,如能源资源类商品(+8.8pct至7.8%)在本月大幅回升。具体商品来看,7月钢材、未锻压铝、集成电路等分别回升13.3pct、12.2pct和4.9pct;同比贡献也分别回升0.2pct、0.1pct和0.05pct。这或反映出非洲等新兴国家工业化进程有所提速,对我国生产资料进口需求大增,带动了我国整体出口的增长。

展望未来,在特朗普“对等关税”2.0落地背景下,8月出口或面临不确定性。7月31日,特朗普签署了对多国的“对等关税2.0”方案,该方案将于8月7日起正式生效。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对新兴国家的“抢出口”已无必要,同时,对美“抢出口”也在本月出现明显退坡。领先指标来看,近期港口外贸吞吐量下滑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但鉴于7月加工贸易进口同比仍保持较高水平,或指向8月出口回落幅度或相对可控。


二、常规跟踪:出口、进口均有所回升


消费品方面,消费电子、轻工制品出口增速回落。根据海关公布的7月重点商品数据,消费电子出口增速回落(-4.4pct至0.9%),结构上主要被手机(-11.5pct至-21.8%)所拖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9.6%至-6.8pct)也有所回落,而液晶平板显示模组(+1.8%至-6.4pct)。7月轻工制品出口增速回落(-1.0pct至-1.4%),其中鞋靴(-3.6pct至-7.7%)、箱包及类似容器(-2.9pct至-10.0%)、服装及衣着附件(-1.4pct至-0.6%)。

资本品出口增速分化,中间品出口增速回升。资本品方面,医疗仪器及器械(+7.2pct至12.2%)、通用机械(+3.9pct至5.3%)出口增速有所上行,船舶(-25.1pct至-1.5%)等出口增速有所下行。中间品方面,集成电路(+4.9pct至29.2%)、汽车零配件(+3.9pct至4.0%)均有所回升。此外,能源资源出口增速回升明显(+8.8pct至7.8%)。其中肥料(+75.3pct至134.6%)、稀土(+29.4pct至-17.6%)、钢材(+13.3pct至11.7%)、未锻轧铝及铝材(+12.2pct至-6.0%)。

国别方面,对美国出口增速回落,对非美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速分化,对新兴经济体和地区的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发达国家方面,对美国(-5.6pct至-21.6%)、日本(-4.2pct至2.5%)、英国(-3.5pct至7.6%)出口增速有所回落,对欧盟(+1.6pct至9.3%)出口增速有所回升。新兴经济体和地区方面,对拉美(+9.8pct至7.8%)、对非洲(+7.5pct至42.5%)、对俄罗斯(+7.0pct至-9.0%)出口增速有所回升,但对东盟(-0.3pct至16.7%)出口增速小幅回落。

7月进口增速有所回升,主要受大宗商品进口回升带动。7月进口(美元计价)同比回升+3.0pct至4.1%。具体来看,机电产品进口增速较上月有小幅回落(-3.3pct至2.7%),主要受自动化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20.7pct至-12.0%)所拖累。大宗商品进口有所回升。进口数量方面,铜(+16.2pct至18.0%)、大豆(+8.1pct至18.4%)、原油(+4.1pct至11.5%)均有所回升,或反映国内投资需求回暖。

风险提示:发达国家经济压力超预期,海外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外部形式变化。

注:本文来自申万宏源发布的《7月出口的“新主线”——7月外贸数据点评》,报告分析师:赵伟、屠强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