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中报季“交卷”,宁波、常熟等5家上市行晒出成绩单

5家上市银行率先披露2025年半年报快报,总资产规模突破8万亿大关,净利润集体飘红,更有一批银行开始酝酿"年中红包"。

当A股市场还在为3000点保卫战纠结时,银行业已经悄悄交出了一份"别人家的成绩单"。截至8月10日,5家上市银行率先披露2025年半年报快报,总资产规模突破8万亿大关,净利润集体飘红,更有一批银行开始酝酿"年中红包"。

要说今年银行界的顶流,非"万亿俱乐部"成员莫属。宁波银行以3.47万亿总资产稳坐头把交椅,较去年底增长11.04%,相当于半年时间就"膨胀"出3400亿资产,这增速比不少城市的GDP增长还快。紧随其后的杭州银行也不甘示弱,2.24万亿资产规模增长5.83%,虽然增速不如宁波,但人家净利润同比增长3.89%,稳得像定海神针。

更有趣的是,连区域性银行都玩起了"资产跃进"。齐鲁银行突破7500亿大关,青岛银行跨过7400亿门槛,常熟银行虽然总资产刚过4000亿,但9.46%的增速堪称"小而美"的典范。

要论赚钱本事,常熟银行绝对是个"宝藏男孩"。这家农商行不仅实现营收60.62亿(增长10.10%),净利润更达19.69亿(增长13.55%),成为唯一双位数增长的"双料冠军"。

而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这对"万亿CP"则上演了"富豪的烦恼":前者营收371.6亿、净利润147.72亿,后者营收200.93亿、净利润116.62亿,虽然增速不如常熟银行亮眼,但绝对数值让其他银行望尘莫及。更绝的是杭州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16.17%,愣是玩出了"闷声发大财"的境界。

在资产质量这个"防弹衣"指标上,5家银行集体交出满意答卷。青岛银行不良率降至1.17%,齐鲁银行下降0.02个百分点,常熟银行更是保持0.76%的"学霸级"水平。更夸张的是拨备覆盖率:宁波银行虽然拨备覆盖率下降,但465.15%的比率依然能"买下半个地球";杭州银行拨备覆盖率550.69%,相当于每1块钱坏账背后有5.5元"安全垫"。

如果说业绩增长是"开胃菜",那中期分红就是"主菜"。自6月以来,A股银行突然开启"撒钱模式":沪农商行率先通过2025年中期分红议案,长沙银行紧随其后,苏农银行更是放出豪言:"在满足监管前提下,力争通过中期分红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据统计,A股42家上市银行刚完成2024年度分红派息,总额超6000亿。如今多家银行又预告2025年中期分红,长江证券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年分红金额不变,但分成两次发,相当于给投资者发了"双倍快乐"。

银行们突然变得这么大方,离不开监管的"神助攻"。去年11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明确鼓励上市公司增加分红频次,合理提高分红率。

中泰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当前银行资产质量平稳,拨备释放利润能力强,预计行业利润维持正增长。"换句话说,银行们现在既有能力分红,又有动力讨好投资者,这波操作堪称"监管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完美共振"。

随着5家银行率先交出"中考"成绩单,整个银行业即将迎来财报披露高峰期。从目前的情况看,无论是资产规模扩张、盈利能力提升,还是分红政策的优化,都显示出银行业正在经历一场"质变"。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或许意味着:未来不仅能吃到业绩增长的"大鱼大肉",还能定期收到"分红红包"的甜蜜惊喜。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