飙涨!20CM的ETF狂吸金

AI行情大爆发

全球AI竞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温。

科技巨头重金砸向AI基建,数千亿美元的资本开支便是佐证,谁都不想在这轮科技革命中掉队。

华为正式发布AI推理创新技术UCM(推理记忆数据管理器),这项突破性成果有望降低中国AI推理对HBM技术的依赖。

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技术迭代节奏显著加快,8月以来,OpenAI、Google DeepMind、百度等中外科技企业相继发布或更新大模型产品,推动行业进入创新密集期。

OpenAI重磅更新,发布最新人工智能模型GPT-5。据OpenAI官网介绍,这是公司迄今为止推出的最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各方面都有重大进展。

随着ChatGPT-5的发布,关于中国大模型DeepSeek的迭代预期更盛。

近日,市场再度传出DeepSeek下一代大模型DeepSeek-R2的发布消息,预计时间窗口为8月15日至30日。

对此,接近DeepSeek人士表示,该消息不实,并确认DeepSeek-R2在8月内并无发布计划。

传闻之所以引发如此巨大的关注,背后的意义还在于,AI已是全球大国新一轮博弈的关键节点。

今年年初,DeepSeek以低成本、开源的优势横空出世,中美顶尖模型性能差距缩至个位数,国内科技领域开启新一轮突破。

01

AI席卷全球,科创板崛起

在过去三年间,人工智能(AI)已从实验室概念迅速升级为全球经济的主要驱动力。

科技巨头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押注AI基础设施。

美国四大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谷歌、Meta和微软这四家公司在2025年的合并资本开支预计将达到3590亿美元,同比增长57%。

人工智能正在给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历史性变化,一年时间,AI解决编码问题的能力从4.4%飙升至71.7%。

当ChatGPT的对话能力超越人类语言学家、DeepSeek-R1大模型以开源生态重构全球技术标准,人类正站在文明演进的临界点。

从波士顿动力的Atlas机器人完成高难度空翻,到DeepSeek-R1大模型在蛋白质折叠预测中超越人类科学家,这场由AI驱动的科技革命已悄然突破奇点。

人工智能不再是实验室中的技术突破,更是重塑全球经济、军事与社会形态的革命性力量。

在这场决定文明走向的终极博弈中,科技创新力即国家核心竞争力。全球AI竞赛已然白热化,而中国在这场关乎未来的争夺中,已将战略重心清晰锚定于硬科技的自主突围。

作为承载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使命的关键平台,A股科创板以“硬科技”为内核,通过汇聚589家上市公司、构建起9.08万亿元总市值的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产业集群,已成为这场决定未来的宏大叙事中不可或缺的中国力量。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科创板的战略价值在资本市场得到鲜明印证。

以聚焦高成长硬科技先锋的科创100指数为例,年内涨幅达31%,领涨市场核心宽基;再比如,直指AI产业核心的科创AIETF,更成为资金竞相涌入的焦点

02

聚焦尖端科技!科创100指数领涨宽基

科创板核心宽基——科创100指数领涨市场核心宽基指数。

截至8月13日,科创100指数年内涨幅31.07%,大幅领先中证500(13.66%)、上证指数(9.90%)、科创50(8.98%)、和沪深300(6.14%)。

科创100指数的强劲领涨,其核心驱动力在于其鲜明的定位与结构:

1.专注“硬核创新”与“高成长”指数成份股主要覆盖科创板中具备高成长潜力和硬核科技创新实力的企业,是科创板“小而美”、“专精特新”力量的重要代表。

2.深耕中小盘科技成长赛道。与聚焦大市值龙头的宽基不同,科创100指数更侧重于科创板内市值中等、流动性良好的优质中小盘科技成长股,为投资者提供了布局科创板新兴力量的重要工具。

3.高度聚焦尖端科技领域。指数行业分布高度集中,精准锚定国家战略发展方向。

其前三大权重行业分别为:

电子(37.8%):深度覆盖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核心环节;

医药生物(22.1%):重点囊括创新药、生物科技、高端医疗器械等前沿领域;

电力设备(12.8%):聚焦光伏、储能、智能电网等新能源技术方向。

这三大领域合计占比超70%,充分体现了指数对尖端科技与未来产业的深度聚焦。

科创100指数ETF(588030)作为紧密跟踪该指数的场内工具,其受到广泛关注。

昨日,5484万元资金净流入科创100指数ETF(588030),单日吸金额位居同指数第一。

截至8月12日,科创100指数ETF(588030)最新规模为65.90亿元,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额3.19亿元,规模和活跃度在同类ETF中均位居第一。

科创100指数ETF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费率在股票型ETF中最低。

03

科创板股票型ETF吸金王:科创AIETF(588790)

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主战场之一。

从ChatGPT、DeepSeek的出圈,到大模型领域的军备竞赛,再到AI芯片的算力争夺,各国都在加速布局这一关键技术领域。

本轮科技浪潮中,中国AI产业正从一开始的“跟跑”迈向现在的“并跑”,甚至在部分领域实现“领跑”。

受益于AI行情大爆发,科创AIETF(588790)年内资金净流入额达62.36亿元,成为科创板股票型ETF吸金王。

科创AIETF(588790)自去年底上市以来,规模快速突破70亿元,位居同类断层第一,也是目前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的ETF中唯一一只管理规模超过70亿元的产品。

科创AIETF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覆盖人工智能产业上中下游领域,半导体权重达47.8%,占据半壁江山,权重股包括寒武纪、金山办公、澜起科技、石头科技、芯原股份、恒玄科技、晶晨股份、道通科技、复旦微电、乐鑫科技。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历史表现亮眼,自2022年12月30日至2025年8月13日,指数累计上涨89.3%,大幅跑赢同期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科创综指、科创50、沪深300

作为规模同类第一的高弹性20CM的ETF——科创AIETF(588790)、科创100指数ETF(588030)受到市场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AIETF联接基金(A:023520;C:023521)、科创100指数ETF联接基金(A:019857;C:019858)为场外投资者布局科创板提供便捷工具。

04

科技即国力

AI重塑全球格局初步定局,科技即国力。

在这场决定未来的竞赛中,科创板是中国硬科技突围的一大战场。

科创100指数领涨核心宽基,市场对其汇聚的高成长硬核创新力量投下信任票;科创AI指数则精准锚定AI产业核心,成为紧跟AI时代浪潮的工具。

二者所映射的资金流向与市场共识,不仅是对尖端科技企业的认可,更是资本力量与国家科技自强战略深度协同的鲜明印证。 

在这个关乎国运的历史性进程中,科创板及其核心指数,已成为观察中国创新崛起与市场力量共振的重要窗口,亦是资本参与塑造未来科技格局的一大通道。

风险提示:

上述内容仅反映当前市场情况,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不代表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基金投资收益的保证或任何投资建议。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购买任何基金产品前请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请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