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亚科技确认收入时点被问询,项目研发人员数据“打架”

近期,航旅纵横App正式上线“民航官方直销平台”功能,整合37家国内航司直销资源,用户可在单一界面即可完成多家航司机票比价和购买,无需在不同航司官网界面切换。

封面.jpg

作者:柏晓华

编辑:蒋希音

近期,航旅纵横App正式上线“民航官方直销平台”功能,整合37家国内航司直销资源,用户可在单一界面即可完成多家航司机票比价和购买,无需在不同航司官网界面切换。

值此“民航版12306”推出之际,泛商旅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广东美亚旅游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亚科技)向北交所提交了第三轮问询回复。美亚科技业务涵盖了航旅票务、商旅管理和会奖旅游三大领域,其中航旅票务业务主要向旅业同行客户开展B2B分销,以及为散客等直接提供销售。

包机包位收入确认合理性被问询

2021年至2023年,美亚科技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5亿元、4.56亿元、3.51亿元,其中航旅票务收入占比分别为64.32%、65.48%和30.42%,2023年收入占比下降,主要系2023年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纾解,总额法确认收入的包机包位收入下滑导致,公司营业收入进而波动下滑。

包机包位(即航空客运销售业务)系公司向航司或机票代理人买断部分国际航线的部分座位,再向下游潜在客户销售,承担相关座位未售出风险的采购模式,在民航客运销售业务已经办妥后,即委托人确认订单且出票后,按全额确认收入。

对此,交易所要求美亚科技结合包机包位业务中购销协议关于公司权利义务的具体约定,说明公司是否承担飞行服务未如约履行的责任,分析在出票时而非行程结束后确认收入的谨慎性。

首轮问询回复表示,根据协议约定,公司包机包位业务中所提供服务不包括承担飞行服务未如约履行的责任。在委托人确认订单且出票后,客户取得相关服务控制权,收入确认时点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且在公共卫生事件特殊背景下,除了不可抗力情况,出票后极可能不会在未来发生重大转回,收入确认具有谨慎性。

另外,除无法与美亚科技直接对比的,其他同行业可比公司披露的类似包机包位业务,收入确认时点为航空公司完成出票后,与美亚科技一致。

航空运力服务商ST安科达业务模式为整合上游航空公司和下游旅行社资源,利用自身专业性实现航空运力与旅游市场的匹配,主营业务收入由包机收入、散座收入、物流运输劳务收入三部分组成。

据ST安科达2024年年报介绍,其包机收入确认具体方法为公司从航空公司包机,将航线座位包销给旅行社,从旅行社取得包机收入。根据销售合同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公司在收到客户结算单,并且预计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为相应旅客出票,待飞机到达目的地后确认包机收入。这与美亚科技“包机包位”确认收入时点为航空公司完成出票后或有所不同。

11.jpeg

(截图源自ST安科达2024年年报)

多个项目研发人员数据“打架”

2023年10月,美亚科技挂牌新三板,并于2024年4月调入创新层。据招股书介绍,公司高度重视泛商旅综合解决方案相关的数字化创新,拥有专业研发团队。2021年至2024年,美亚科技的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80人、96人、112人、117人,同期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1,649.28万元、2,353.02万元、2,335.94万元和2,538.88万元,主要由人工费用、技术服务费、系统服务费等部分构成。

此次申报北交所IPO,美亚科技参照相关规定,从严把握研发投入归集核算口径,对研发费用进行了会计差错更正,其中2021年、2022年研发费用分别调减332.84万元和493.28万元。调整依据方面,一是剔除“辅助研发人员”薪酬,即非研发部门人员辅助开展研发活动的成本,二是合理归集系统服务费,对于业务部门与研发部门混用的云服务账户费用,全额计入营业成本。

研发费用归集合理性也是交易所关注重点,美亚科技与保荐机构广发证券在新三板问询回复及北交所一、二、三轮问询回复中均对具体研发项目的基本情况作出披露。

同时,新三板报告披露了报告期内(2021年、2022年、2023年1-2月)的主要研发项目基本情况以及每个项目实际参与的研发人员人数,此处的“实际参与人员”的统计人数不知是否包含后续会计差错更正后定义的“研发辅助人员”?若包含“辅助研发人员”,则更正后(剔除辅助人员薪酬)的项目实际参与人员人数应当小于或等于更正前的人员数量。

基于上述分析,综合美亚科技的新三板问询回复及北交所第一、二、三轮问询回复,发现各报告披露的部分研发项目“实际参与研发人员”数量存在疑点,其变化调整与会计差错更正逻辑或存在矛盾。

一是后期报告数据“激增”。例如研发项目“美亚机票航变通知处理平台开发”(2021航旅R11)、“基于美亚链的机票订单存证系统开发”(2021航旅R12)(均为2021-2022年跨期项目),其在新三板报告、北交所一轮问询回复披露参与研发人数分别为21人和15人;北交所二轮问询回复则均变为27人(分别增加6人、12人)。

按照会计差错更正调整思路,研发费用调减一部分源于剔除了“辅助研发人员”薪酬,但北交所二轮问询回复(更正后)披露的实际参与人数显著高于新三板报告(更正前)和北交所一轮回复(更正后)的人数,这或需要美亚科技进行解释。

其次是同一项目实际参与人数多次“跳水”。美亚科技已同步更新了北交所IPO的三轮问询回复文件(含2024年财务数据),而三份报告其对于同一研发项目的实际参与人员人数披露存在前后不一的情况。

个别项目如商旅CRM和启信宝对接系统的开发研究(2023商旅R2)、泛商旅场景下全数电票无纸化处理策略及流程架构的研究(2024航旅R8)、商旅管理国际票务服务线上智能定价策略及算法的研究(2024商旅R2)的实际参与研发人员数量在一、二、三轮回复间出现两两一致但与另一轮不同的波动情形,美亚科技及保荐机构或应就研发人员数量变动的合理性给出解释。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