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港股科技板块继续分化。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开盘拉升,小鹏汽车、蔚来等汽车股持续走强,信达、药明等创新药延续强势,小米、腾讯、阿里等大幅走低。
但并非没有积极信号。
昨晚小米发布了一份堪称“恐怖”的二季报——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30.5%,连续三个季度站稳千亿大关;调整后净利润108亿元,同比暴涨75.4%,创历史新高。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交出这种成绩,已不只是“超预期”,而是近乎“不讲武德”!
但有意思的是,同一天东方甄选上演了魔幻走势——早盘冲高23%,午后闪崩跌超20%。市场所谓的两个谣言都非常低级,其本质其实还是题材股在缺乏业绩支撑下的必然结局:狂欢之后,终要散场。
这再次印证了一个硬道理:只有真业绩,才敢穿越牛熊。
回头看港股科技龙头——腾讯、阿里、美团、小米、京东这些名字,早已不是单纯的“互联网公司”。它们构筑的是生态护城河:从内容、支付、物流到硬件制造、AI基建、云服务等几乎覆盖了我们数字生活的全部环节。
也正因如此,这些企业展现出强大的现金流创造能力和长期投资价值——此前腾讯Q2营收同比增长15%、净利增17%,如今小米再报高速增长,都不是偶然。
从这个角度来说,资金才是最聪明的,趁最近两个月港股调整大幅加仓。截至本周一,南向资金延续上半年“姿态”疯狂抄底港股——年内净买入已突破9400亿港元,创互联互通启动以来新高!而这其中,科技板块仍是绝对主线。
而最近两个月,港股之所以弱势回调,主要是因为市场对电商价格战、新能源车价格战、经济修复以及海外流动性等因素的担忧。但是回调≠转熊,震荡反而是布局机会。
“含米量”约10%的港股科技50ETF(159750),目前已经接连14个交易日获得资金净流入超1.8亿,说明聪明资金早已开始卡位。今日开盘不到15分钟,ETF就已经获得1000万份的大额申购。
这个ETF不仅“AMT”(阿里+小米+腾讯)合计超30%,而且全面覆盖中国科技十雄——阿里、腾讯、美团、小米、京东、网易、百度、比亚迪、吉利、中芯国际,权重超70%,是目前市场上唯一100%覆盖这十大龙头的科技指数ETF。
截至8月19日收盘,港股科技50ETF(159750)的年内收益约为35%。
目前标的指数港股科技估值已回到历史低位——最新PE仅22.48倍,处于上市以来8.47%分位,相当于比历史上92%的时间都要便宜,安全边际足够高。
正所谓业绩是试金石,生态是护城河,资金是投票器——港股科技板块,下半年的戏很可能比上半年更精彩,因为不管是预期重塑还是估值重构,都能支撑其走出下一波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