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楼市进入深水区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前行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前行。

深圳楼市底部还要走多久?

市场有点悲观

最近市场有点悲观了。

上周五,深圳宝安区卖出了南街坊A002-0108宗地,只有招商+华润联合体、中海、建发3个主体竞拍,成交价86.4亿,综合楼面价59586.21元/㎡。

因为这是宝安板块时隔一年拿最优质的好地,甚至还特别开了一场路演推介抵款,各项用地指标都重新调整过,比周边拍出过的地块都要好。

市场都认为会有多家开发商进场抢地,然后诞生新地王,但楼面地价远低于市场预期了。

于是市场开始有点悲观,感觉深圳地产是不是被市场抛弃了。

加上7月和8月楼市出政策的小作文乱飞,以及A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以及银行密集加强监控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的渲染,各大房产群、楼市群也开始讨论会不会卖房炒,要不把手里的钱挪到股市,也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市场悲观情绪。

更重要的是,过去银行监控资金的流向更多是针对楼市而不是股市。

楼市牛市的时候,银行密集发声严禁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现在轮到股市了,那么信贷资金的流入会不会进一步影响房地产的交易市场?

而这对很多原本就对楼市摇摆不定的人来说,影响就更明显了。

事实上,房地产无论去到哪个阶段都是支柱,都是很多资产的抓手。

很多理财或者固定收益类的底层资产挂钩的都是房产。

比如REITS底层资产不是一条高速公路、一座水库、一座发电站,就是一个购物中心、一片产业园、一个公租房小区,都离不开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物业。

最近市场上有一只公开认购挺火热的REITS,底层资产就是一个购物中心,衡量收益的标准就是讲出租率,行业而不同的事件,心态不一样,看待的视角就不一样。

比如城市收储,有人看到的是放水重现,有的人看到的是结构调整,看到的是城市转型。

所以,如果把时间拉长,过度悲观的市场反而有时候是机会。

底部还要走多久?

市场之所以对楼市悲观,最大的原因是不知道这样的楼市行情还要走多久,还要扛多久。

并且都在等一个完美的抄底时机,等一个时机重新进场。

而目前深圳楼市依旧处在一个二手房高挂盘量,新房库存依旧维持在5万+套,去化周期接近16个月的阶段。

但对深圳楼市行情的判断并非没有更直观观测的指标。

那就是深圳的土地市场变化,从土地端传来的信号,往往可以影响销售市场端3-5年。

深圳对住宅净地的供应进入2025年已经是断崖式的供应。

根据深圳住房计划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

2015年商品房计划用地供应85公顷,商品住房计划供应5.67万套;

2016年商品房计划用地供应72公顷,商品住房计划供应4.3万套;

2017年商品房计划用地供应168公顷,商品住房计划供应8万套;

2018年商品房计划用地供应87公顷,商品住房计划供应5万套;

2019年商品房计划用地供应103公顷,商品住房计划供应5.5万套;

2020年商品房计划用地供应125公顷,商品住房计划供应6.3万套;

2021年商品房计划用地供应149.3公顷,商品住房计划供应6万套;

2022年商品房计划用地供应215公顷,商品住房计划供应6万套;

2023年商品房计划用地供应330公顷,商品住房计划供应6万套;

2024年商品房计划用地供应240公顷,商品住房计划供应4.5万套;

2025年商品房计划用地供应100公顷,商品住房计划供应4万套。

(来源:深圳2020年-2025年住房计划)

可以发现,2025年是商品房住宅用地比2019年深圳加大用地供应转折点还低,供应计划套数也是近11年来最少的一年。

虽然每年商品住房供应,到最后可能会超额完成计划,因为还有一些旧改的项目可能会入,但实际供应增加幅度也不会多多少。

而2020年新房牛市除了限价出现新房与二手房倒挂的因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2015-2018年阶段深圳新房用地供应控。

这才导致深圳楼市新房稀缺出现连续3年的新房热,同时也导致2020年-2021年阶段深圳新房市场出现大量的日光盘。

这个阶段深圳楼市的去化周期大约是10个月。

(来源:深圳2020年住房计划)

(来源:深圳2021年住房计划)

所以,如果按照土地供应到新房销售阶段的路径推演,连续3年的商品住房用地低供应,把库存周期降到10个月左右,就能对新房市场托稳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果再加上严控新房套数的供应,效果也会更明显。

深圳新房已经连续两年收紧计划供应套数,而今年1月到8月19日,深圳新房预售开盘的个数仅69个,而进入8月到当前,也仅预售4个项目。

那么深圳新房的市场底部还要走多久,自然就有答案了。

而换句话说,现阶段的深圳市场,其实也到了深水区。

作者 | 骑猪英雄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