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亿!全网都在等散户!

又到了个股难跑赢指数的时刻

兄弟姐妹们,场子热起来了!

今天开盘26分钟,A股成交额突破1万亿。不到半日,成交额超2万亿。

时隔217个交易日,A股市场成交额再上3万亿元,为去年10月8日以来首次,也是A股历史第二次突破3万亿元。

太猛了!两市成交额已经连续63日突破1万亿,连续15日突破1.5万亿元,连续9日突破2万亿元。

港A股齐涨。鲍威尔罕见“放鸽”,市场对9月降息的乐观情绪升温。

寒武纪一度大涨近12%,股价逼近1400元,再创历史新高。高盛8月24日将寒武纪目标价上调50%至1835元,并称最乐观情境下可达3934元。

市场牛味浓烈,又到了个股难跑赢指数的时刻。年内7只ETF翻倍,17只ETF涨超85%。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这波上涨中,什么资金在入场?

有数据显示,目前入市的是高净值投资者(包括私募、游资和杠杆资金等),散户还没大规模入场。

1.私募:去年924以来,个人开户增长幅度有限,而机构开户明显扩张。其中,私募备案规模和存续规模都在显著增加。

百亿私募大幅加仓。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升至74.86%,百亿私募仓位指数更是大幅攀升至82.29%,创下年内单周最大加仓幅度。

此外,增量资金正通过认购私募产品积极进场。7月新备案私募基金数量为1689只,新备案规模达1074.27亿元,单月备案规模创下近4年新高,上一次单月新备案超过千亿元还是2021年12月。

2.游资:近期龙虎榜游资席位交易活跃,净流入额仅次于2015年。

从龙虎榜数据来看,8月以来3周时间,上榜营业部净买入金额逾200亿元,也印证本轮行情加速,游资是重要力量。

3.杠杆资金:6月以来再度杠杆资金:7月以来,杠杆资金流入超3046亿 元,日均流入78亿,当前融资余额突破2.15万亿,创2015年以来新高。

4.外资来了:高盛报告显示,对冲基金正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既有多头买入也有空头回补,是8月以来机构经纪业务中获净买入最多的市场。

值得一提是,主动型外资自去年10月以来首度流入A股,流入1985万美元。说明海外资金对港股的态度开始大转向。

目前一些机构的信息显示,散户没有大规模买基金、也没有大举进场炒股。

牛市中,公募主动偏股基金新发行规模会大幅扩张,但去年924行情以来,公募新发行规模仍持续处于历史低位。

据西部证券测算:基于iFind测算的散户参与数量表征行情的散户参与度,当前散户参与度不及去年924行情,距离2015和2020年牛市也有较大差距;根据地方统计局公布的银证转账余额高频样本数据,估算全国总体数据,近期银证转账余额出现边际回落,散户尚未大举入市。

“全网都在等散户进场”直接上热搜了!

近期不少券商营业部透露,投资者普遍比较纠结,最关心的问题是本轮行情走到哪了?

本轮行情沪指涨至3800点,仅用时96天。

4月7日-4月30日,沪指一路跌宕起伏,从3000点缓慢升至3300点。

5月6日-6月23日,在3300点~3400点震荡拉锯了34个交易日后,在怀疑声中向上突破3500点。

直至近期的3800点,沪指突破整数关口耗费的时间,越来越短。

追溯历史,指数同样涨幅(约800点)用时多久?

2020年6月到2021年2月,沪指从2960点上升至3700点,耗时9个月。

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沪指从2638点反弹至3400点,整整用了两年时间。

与前两次的行情(800点涨幅分别耗时9个月、两年)相比,本次3000点到3800点仅耗时3个月。

在3500点后,沪指加速上行,令许多投资者措手不及。

尽管近期开户数有所增加,但散户开户数并没有924行情那么火爆,不少投资者选择解套后清仓,也有投资者开始出现怕高情绪。

中信证券称,从各类资金情况来看,此轮行情持续到现在主要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并非散户;事实上本轮行情从起步到加速,核心线索都是围绕产业趋势和业绩;既然都是聪明的钱入场占主导地位,就不能执迷于类比过往行情走势。

中信证券认为,随着2020—2021年发行的产品整体步入盈亏平衡区域,市场会有个新旧资金接力的过程;未来行情的延续需要的是新的配置线索,而不是拘泥于“钱多”和流动性。

知名经济学家洪灏表示,这波上涨的行情很可能会持续,通常牛市前期主要是由机构资金推动,而散户可能仅占市场总量20%左右,目前还没有看到大规模进场。

总体上,机构们普遍认为本轮行情散户并未出现大规模入场的节奏。

那么,各位,这次你跟不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