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电源芯片是专为高性能计算设备设计的核心电源管理芯片,承担高效能量转换、稳定供电、动态电压调节及智能化管理四大核心功能。其技术特性包括:
多路输出与高功率密度:支持AI服务器、矿机等设备的高并发供电需求;
动态响应与能效优化:通过智能算法实时调整电压/频率,降低功耗(如华为昇腾910C采用存算一体架构,将LLM推理时延降低87%);
可靠性保障:在-40℃至125℃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满足数据中心7×24小时连续工作要求。
该芯片是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关键技术支撑。据工信部要求,新建大型数据中心PUE(能源使用效率)需降至1.3以下,而液冷方案(如冷板式液冷)结合高效电源芯片,可将PUE低至1.2,较传统风冷节能30%以上。
二、供应链结构与上下游分析
上游:材料与设备国产化率突破
关键材料:高纯硅片(12英寸硅片占比超70%)、光刻胶(国产化率不足15%)、溅射靶材(江丰电子市占率全球前三);
核心设备:EUV光刻机(ASML垄断)、刻蚀机(中微公司5nm设备已量产)、薄膜沉积设备(拓荆科技市占率国内第一);
技术瓶颈:光刻机双工件台、高精度离子注入机等依赖进口,制约2nm以下制程突破。
中游:芯片设计与制造协同升级
设计环节:
GPU:华为昇腾910C(FP16算力100 TFLOPS)、寒武纪思元590(80 TFLOPS)位列第一梯队,性能达英伟达H100的60%;
ASIC:燧原科技L600芯片支持FP8低精度计算,专为DeepSeek等大模型优化;
存算一体:亿铸科技“存算一体超异构”架构,将存储与计算单元融合,减少数据搬运延迟90%。
制造环节:
中芯国际14nm工艺成熟,7nm风险试产;
先进封装(CoWoS)良率提升至85%,支持HBM3e显存集成,带宽达1.2TB/s。
下游:应用场景多元化爆发
数据中心:根据QYResearch最新调研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达380亿美元,其中国产芯片占比42%(2024年为29%);
边缘计算:FPGA(安路科技高端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在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领域渗透率超35%;
矿机转型:比特币矿机企业(如比特大陆)转向AI算力盒,通过多GPU集群提供推理服务。
三、主要生产商竞争格局
全球第一梯队:技术垄断与生态壁垒
Infineon:服务器电源芯片市占率全球第一,其CoolMOS™技术将开关损耗降低50%;
Texas Instruments:DC-DC转换芯片市占率超40%,支持12V至1.8V超宽电压范围;
Analog Devices:通过收购Maxim Integrated强化模拟芯片布局,在矿机电源领域市占率达65%。
国内领军企业:国产替代与差异化竞争
华为海思:昇腾系列芯片覆盖训练/推理全场景,2025年Q1出货量同比激增300%,主要客户为政务云、智慧城市项目;
寒武纪:思元590芯片在互联网客户中渗透率提升至18%,2025年Q1营收11.11亿元,同比增长4228.67%;
上海晶丰明源:国内LED驱动芯片龙头,拓展至AC-DC转换芯片领域,2024年市占率达12%。
新兴势力:存算一体与Chiplet技术突破
亿铸科技:全球首创“存算一体超异构”架构,芯片能效比达15 TOPS/W,较传统GPU提升5倍;
芯启源:智能网卡(DPU)芯片集成电源管理模块,将数据中心网络功耗降低40%;
沐曦集成电路:曦云C600芯片采用HBM3e显存,支持FP8 Tensor指令,2025年Q2出货量突破5万片。
四、市场现状与区域分析
全球市场规模与增速
2024年:全球算力电源芯片市场规模0.71亿美元,其中服务器应用占比68%,边缘计算设备占比22%;
2031年预测:市场规模达1.19亿美元,CAGR 7.8%,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AI大模型训练需求激增(如GPT-5参数规模达10万亿级);
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加速(2025-2030年新增超算中心超200个)。
区域市场格局
北美:2024年市占率45%,主要企业为Infineon、Onsemi,聚焦高端服务器市场;
欧洲:市占率25%,STMicroelectronics、ROHM Semiconductor在工业边缘计算领域优势突出;
中国:2024年市占率15%,但增速最快(CAGR 12%),政策驱动下国产化率从2024年的30%提升至2031年的60%。
五、市场发展趋势与行业前景
技术趋势:能效比与集成度双提升
制程微缩:2nm以下工艺研发加速,台积电2026年量产2nm芯片,功耗降低30%;
Chiplet封装:AMD MI300X通过3D封装集成1530亿晶体管,性能较单芯片提升60%;
光电融合:英特尔硅光子技术实现芯片间1.6Tbps互联,延迟降低至10纳秒级。
应用趋势:从云端到边缘的全场景渗透
AI训练:GPU仍为主导(2025年市占率超70%),但ASIC增速最快(CAGR 25%);
自动驾驶:FPGA在L4级车型中渗透率超50%,支持多传感器融合计算;
物联网:低功耗DC-DC芯片需求爆发,2025-2031年CAGR达15%。
政策驱动:国产化与绿色算力并重
国家层面:
《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要求2027年智算规模中270%由国产算力提供;
“东数西算”工程推动西部绿色算力外溢,预计2030年西部数据中心占比超60%。
地方层面:
合肥、无锡等地设立百亿级芯片产业基金,重点支持存算一体、Chiplet等前沿技术;
上海临港新片区对进口光刻机给予30%补贴,加速28nm以下产线落地。
六、投资策略与风险预警
核心投资赛道
高端电源芯片:关注Infineon、上海晶丰明源在服务器领域的布局;
存算一体架构:亿铸科技、芯启源等企业有望突破国际巨头垄断;
先进封装材料:联瑞新材、华海诚科在HBM封装领域市占率持续提升。
潜在风险
技术封锁:EUV光刻机、高纯硅片等关键设备/材料进口受限;
生态壁垒:英伟达CUDA平台用户黏性高,国产芯片软件适配成本高昂;
能耗管控:PUE标准趋严,部分高耗能数据中心面临整改风险。
《2025-2031全球与中国算力电源芯片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中,QYResearch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算力电源芯片的产能、产量、销量、销售额、价格及未来趋势。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价格、销量、销售收入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历史数据为2020至2024年,预测数据为2025至20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