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25bp,联邦基金利率进入【4.0%,4.25%】区间。如下图所示,有效联邦基金利率也将从4.33%下行至4.08%。
那么,美联储降息25bp会如何影响国内金融市场呢??这要求我们运用以汇率为核心的跨境资本流动框架。
如上图所示,美联储降息会导致我们有增量的跨境资本流入,为了保持金融系统的内外平衡,国内有3种常规对冲方法:
1、升值即期汇率,记为x;
2、降低本国政策利率,记为y;
3、贬值远期汇率,即减少外汇掉期点,记为z。
于是,我们可以构造一个政策响应向量【x,y,z】,其中,x,y,z三个部分相互替代,共同吸收外部冲击。货币当局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决定【x,y,z】的最终分布。
具体政策响应情况
1、人民币即期汇率情况
如上图所示,CNH提前反馈,升值到央行的合意位置后,保持基本稳定。
2、政策利率情况
如上图所示,央行并没有降低官定政策利率7天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该利率保持在1.40%不变。
另一方面,央行也没有改变更具灵活性的准政策利率——商业银行一年存单利率,该利率继续保持在1.675%附近。
z、外汇掉期点情况
真正发生显著变化的是外汇掉期情况,如上图所示,外汇掉期点大幅收窄,从议息会议落地前的2.05%回落至当下的1.91%,大约下行了14bp。
事实上,外汇掉期从更早的时候就开始反馈本次降息,9月5日,外汇掉期点为2.18%,到9月18日,大概下行了27bp。
综合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对于美联储本次降息,国内政策响应情况如下,x、即期汇率小幅升值;y、准政策利率保持不变;z、外汇掉期点等幅度降低。
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外汇掉期点的降低会显著地影响A债的国际定价情况,导致美元计价的短债和长债利率下降。
1、短端利率平价
如上图所示,美元计价的一年中债的利率在3.58%,同期限美债的利率在3.61%,二者开始倒挂,这是一个具备转折意义的时刻。
2、长端利率平价
如上图所示,美元计价的十年中债的利率在3.76%,同期限美债的利率在4.11%,二者的倒挂幅度扩大到了35bp。
一方面,这个倒挂只是在反馈外汇掉期点幅度的收窄,中国不用为了汇率稳定支付过高的外汇掉期点;另一方面,这个倒挂还反馈了中国债券和美国债券国际地位的相对变化,即美元计价的中债利率越来越接近无风险利率,毕竟中国政府的财政状况十分健康,但是,美国政府的财政状况堪忧。
这个转变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得让国际投资者深度认可中国国债。
此外,我们还能观察到一个十分有趣的点,以美元视角观察,美联储降息会导致中国股债双牛,一方面,股票市场上涨;另一方面,美元计价的长债收益率下行。
但是,如果我们以人民币视角观察,就看不到这个现象,我们反而会观察到长债利率的上行,根子就在于这次央行选择了让人民币掉期点等幅度收窄,相反,如果央行选择降低本国的政策利率,我们从人民币视角也能看到这个现象。
对股市的影响
如上图所示,外汇掉期点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维护短端的利率平价。然而,这种维护是有成本的,它会把成本转嫁到股市和楼市等跨境流通性更弱的资产上。
因此,沪深300指数的贴现率至少包括两大要件,1、联邦基金利率;2、外汇掉期点。
通过上文的梳理,我们知道,这次国内并没有动政策利率,主要靠降低外汇掉期点吸收外部冲击。
因此,对股票来说,贴现率降低了25+25=50bp。也就是说,美联储降息的好处都给到了股票市场。
上表为沪深300指数理论估值模型,贴现率50bp的降低会让沪深300指数的理论估值提升大约8.5%。这导致了沪深300指数实际估值相对于理论估值的折价进一步大幅提高,目前,已经拉高到24.2%。
那么,为什么折价幅度如此之大呢?是不是估值模型有什么问题呢?并不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主力资金一直在调控,保持A股走慢牛。所以,理论估值提高是一回事,实际表现是另外一回事。
事实上,昨天上证指数的3899.96就是慢牛调控的一个缩影。也就是说,尽管沪深300指数应该大幅上涨,但是,主力资金有十分充足的工具让这些涨幅以更缓慢的节奏兑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就能分析清楚美联储降息25bp如何影响国内金融市场了:
1、美联储降息25bp对国内债市和股市都有积极影响,以美元视角看会十分清楚;
2、央行能决定这25bp的影响如何在债市和股市分布,尤其是人民币视角的分布;
3、如果央行跟随美联储降息25bp,那么,这25bp的影响会平均地分布在股市和债市;
4、如果央行不动政策利率,让掉期点跟着收窄25bp,那么,股市会享受50bp的积极影响;
5、最后由主力资金来决定沪深300指数理论估值的提升是否转化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