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重磅发布“褐皮书”,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连续4日“吸金”合计近2亿元,机构:年内南向资金或仍有增量空间

昨日南向资金净卖出港股54.43亿港元,但今日再度恢复净流入态势。今日南向资金净流入额已超70亿港元。

截至2025年10月16日11:08,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75%。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比亚迪电子领涨6.54%,华虹半导体上涨2.29%,哔哩哔哩-W上涨1.05%;小米集团-W领跌2.91%,小鹏汽车-W下跌2.80%,京东健康下跌2.60%。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下跌0.84%,最新报价0.83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15日,恒生科技指数ETF本月以来累计上涨0.48%。

流动性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盘中换手6.06%,成交2.76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15日,恒生科技指数ETF近1周日均成交8.93亿元。

资金面上,昨日南向资金净卖出港股54.43亿港元,但今日再度恢复净流入态势。今日南向资金净流入额已超70亿港元。截至10月15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额达11931.24亿港元,大幅超过去年全年净流入额。国泰海通证券表示,展望四季度,机构力量推动下,年内南向资金或仍有增量空间,有望推动港股行情继续向上。

消息面上,美联储发布的最新褐皮书显示,自上次报告以来,经济活动总体变化不大。近几周就业水平基本保持稳定,各地区和各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普遍低迷。此前,鲍威尔在公开讲话中再度重申,美国就业市场面临“相当大”的下行风险,市场对美联储10月降息的预期持续加强。

财通证券指出,当前恒生科技基本面受益于新技术变革带来的应用端和内容端爆发,在流量红利逐步消退背景下,优质公司正通过组织能力优化实现股东回报提升。从估值角度看,恒生科技市盈率TTM处于过去五年34%分位数,叠加美联储进入宽松通道,分母端压力显著缓解。建议围绕AI主线布局,重点关注业绩确定性高、技术与生态领先的龙头公司。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2025年9月,港股市场领跑全球,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3.95%,恒生指数上涨7.49%。整体来看,全球资金再平衡趋势持续,新兴市场投资热度提升,美股资金流出压力持续。港股科技成长板块仍保持较高的投资热度,且进一步集中,高股息热度有所下降。

规模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最新规模达45.08亿元。

份额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最新份额达54.64亿份,创近1年新高。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恒生科技指数ETF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1.38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1.97亿元,日均净流入达4921.26万元。

恒生科技指数ETF紧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代表经筛选后最大30间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8日,恒生科技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腾讯控股、网易-S、美团-W、比亚迪股份、小米集团-W、快手-W、京东集团-SW、百度集团-SW,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9.87%。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话题

#10月16日收评&复盘#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