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恒生指数有限公司(下称“恒生指数公司”)宣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恒生指数系列季度检讨结果,多个指数调整成份股。根据检查名单,深耕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的循环利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晋景新能顺利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之中,亦或迎来一次新的价值重估机遇。
上述调整将于9月5日(星期五)收市后实施并于9月8日(周一)起生效,届时沪深交易所会相应调整港股通可投资标的范围。据瑞银、中金及申万宏源等多家权威机构预测,晋景新能有可能被调入港股通,因其满足了包括市值、流动性和上市时间等在内的一系列标准。
一、进入恒生综指将显著提升流动性,投资价值再提升
恒生综合指数作为香港资本市场的重要风向标,其成分股筛选标准历来严格,考量因素包括公司市值、流动性、财务表现及行业代表性等。晋景新能获纳入该指数,表明其市场价值与成长潜力获得了权威认可。
更具体地来说,此次“入指”的直接效应将是吸引被动资金配置。随着指数调整正式生效,追踪恒生综合指数的众多被动基金需要在9月5日收盘前完成调仓操作,这将为晋景新能带来可观的资金流入。
这种指数效应不仅带来被动资金配置,更是一种权威的“背书”。一般来说,许多机构投资者会选择通过对恒生指数系列进行投资,来分散风险、获得稳定的收益和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因此,恒生综指成分股这一身份会使晋景新能更容易进入主动管理型资金的视野,吸引更多主动管理型资金的关注和研究覆盖。
在资本市场中,“入指” 对于企业而言往往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其中 “入通” 便是关键一环。尽管港股通调整尚未完成,但恒生综指成分股身份是其“入通”的必要条件。港股通名单的构成是基于恒生综指成分股及A+H股份,恒生综指的变动将直接导致港股通名单的变动。
此前,瑞银、中金及申万宏源等多家权威机构已预计晋景新能有望纳入港股通名单标的。一旦成功“入通”,来自内地的资金将能够直接投资晋景新能,这将极大地拓宽公司的资金来源渠道,进一步打开其估值空间。
回顾历史,许多被新纳入港股通的个股在纳入之后,股价都出现了明显的拉升。例如,卫龙美味被纳入港股通后,单日涨幅超15%,年内涨幅超95%。这充分表明,港股通的资金流入效应能够显著提升个股的市场表现。晋景新能一旦被纳入港股通,也极有可能复制这一成功路径,实现股价的进一步上扬。
可以说,被动资金的锚定、主动资金的重估以及港股通预期的强化,这三大因素相互叠加,为晋景新能带来了流动性提升和估值重估的绝佳契机。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投资机会。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能够精准把握具有成长潜力和估值提升空间的投资标的至关重要。晋景新能凭借其在行业内的独特地位以及此次纳入恒生综指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有望逐渐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二、多维奠定成长性,彰显长期吸引力
不过,入选恒生指数系列只是第一步,日后能否持续吸引资本的关注,更多还是取决于公司自身业务能力、业绩增长潜能等综合资质的表现。
首先,从行业地位来看,晋景新能在港股市场中独树一帜,是唯一的海外电芯循环标的。
公司凭借其在全球28个国家拥有超过70个服务网点及本地业务的强大优势,与众多行业巨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例如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国轩高科、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以及储能领域的晶科储能等企业。
基于此,晋景新能不仅拓展了业务范围,还进一步巩固了自身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公司有机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持续实现高增长,从而形成车轮效应的良性循环,不断巩固公司的领先市场地位。
其次,从业绩方面来看,晋景新能的增长动能十分强劲,其商业逻辑也在持续获得市场验证。
依据其刚发布的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报告,公司营收同比激增92.3%至8.7亿港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其中,逆向供应链管理及环保相关服务贡献了80%的营收。毛利1.03亿港元,同比增幅高达266.8%;经调整EBITDA实现扭亏为盈,从去年同期的-4010万港元增加至4480万港元。
无论是营收结构的变化还是盈利能力的持续释放,都直接彰显了公司商业模式的正确性和成长潜力。随着公司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晋景新能的商业模式将愈发稳定,有望在未来保持良好的业绩增长态势。
最后,聚焦到成长性来看,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连年提高的背景下,晋景新能所处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增长确定性十足。
数据显示,当前香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从2018年的1%,增长到2024年的70%,私家车中新能源车型保有量达到20%。香港政府公布的《电动车普及化路线图》、《公共巴士和的士绿色转型路线图》中明确提出,要在2035年停止登记燃油私家车,2050年实现车辆零排放。这意味着未来香港将成为一个电动车保有量近百万辆的城市,每年电动车辆更替及报废将带来大量的电池回收需求。
生产者责任计划是香港废物管理策略的其中一项主要政策工具。透过落实“污染者自付”的原则和“环保责任”的理念,生产者责任计划要求相关参与者,包括制造商、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须分担回收、循环再造、处理和弃置废弃产品的责任,以避免和减少有关产品对环境的影响。香港的电池回收亦需遵守生产者责任制计划,由生产者委托持牌机构完成电池退役后的处置。在此背景下,晋景新能凭借其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开始运营的香港首间动力电池处理设施,将在香港市场占据先发优势,展现出实现持续增长的强大潜力。
三、结语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绿色科技企业正迎来历史性机遇。
晋景新能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只是其价值发现之路的起点。一旦纳入港股通,更多内地资金将关注这支稀缺的绿色科技标的,公司流动性水平和估值体系有望重塑。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正在爆发前夜,晋景新能已凭借其香港基地、全球网络和技术实力,在这场绿色革命中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