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华泰证券
研究员:申建国/边文姣/周敦伟
25 年6 月下旬以来光伏“反内卷”持续推进,硅料作为供给侧改革重要抓手,或通过能耗管控与产能收储实现落后产能出清,公司颗粒硅现金成本行业领先,盈利修复空间较大,叠加钙钛矿已实现GW 线量产,有望贡献业绩增量,维持 “买入”评级。
颗粒硅成本优势显著,盈利反转可期
公司颗粒硅成本优势显著,25H1 现金成本(不含税)为26.22 元/kg,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其中25Q2 为25.31 元/kg,环比下降6.5%;颗粒硅品质稳定提升,25Q2“19 元素金属杂质≤1ppbw”产品比例提升至91.8%,环比提升0.6pct,“浊度≤70NTU”产品比例提升至57.4%,环比提升12.4pct,断线率综合水平与同期棒状硅量产水平相当。颗粒硅降本增效驱动客户粘性提升,25H1 市占率达24.3%,较24H2 提升7.2pct,其中前五大客户出货占比为71%,投料比超30%。受益于顶层设计与行业自律,硅料价格不低于成本价竞争或达成共识,根据硅业分会(25 年9 月3 日),N 型颗粒硅成交均价为48.0 元/kg,较7 月初大幅提升43.3%,公司预计8-9 月有望实现报表端扭亏为盈。
钙钛矿GW 线投产,商业化进展加速
25 年6 月,协鑫光电吉瓦级钙钛矿产业基地正式投产,并于7 月完成了C轮近2 亿元融资,标志着全球钙钛矿光伏技术正式迈入商业化规模量产的新纪元。公司深耕量产化工艺,2 平米单结组件效率达19.04%、1.71 平米叠层组件效率达26.36%,并成功通过国际标准的3 倍加严老化测试,预计25年11 月完成首片下线,26-28 年出货量分别为百兆瓦级、GW 级、3-5GW级,推动BOM 成本持续下降。
反内卷持续推进,供需格局修复可期
多部委陆续召开会议并出台文件,驱动光伏反内卷稳步推进。9 月4 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调度视频会,要求各地加快出台136 号文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机制电价竞价,加快“十五五”可再生能源规划编制,我们认为有助于提振下游需求,支撑光伏产业链价格传导。
9 月4 日,工信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 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指出治理光伏低价竞争,实施产品质量管理,有序调整产业规模,有助于驱动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到Q2 光伏抢装后需求回落,叠加公司积极响应反内卷号召,库存维持低位,出货量或低于前次预期,我们下调公司硅料与硅片业务销量假设,预计公司25-27 年归母净利为-23.04/12.76/21.40 亿元。国内光伏“反内卷”稳步推进,有望驱动产业链价格修复。考虑到26 年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恢复,公司回归正常盈利区间,我们切换至26 年估值。可比公司26 年Wind 一致预期均值44.22x,公司颗粒硅成本优势显著,市占率稳步提升,盈利弹性较大,钙钛矿或打造新增长极,我们给予26 年45x PE,结合港元:人民币为1:0.91,对应目标价为2.22 港元(前值1.30 港元,对应25 年30x PE,主要系反内卷驱动可比公司估值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供给侧改革及行业自律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