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研究员:贺菊颖/袁清慧/赵旭
公司三季度产品收入超33 亿元,同比增长约40%,超出市场预期。公司三季度优异的收入表现主要因公司肿瘤和非肿瘤业务的稳健推进,产品放量持续提升。在此基础上,公司此前和武田达成重磅合作,IBI363 和IBI343 未来将有望开展多个全球三期临床研究。同时,武田制药的2025 年中报指出IBI363 和IBI343 现有适应症的潜在市场机会超过400 亿美金和80 亿美金。我们认为,公司国内和海外均稳步推进,未来可期,看好公司后续发展。
事件
10 月30 日,信达生物发布第三季度产品收入消息,公司实现产品收入超33 亿元,同比增长约40%。
点评
三季度营收超出市场预期,公司商业化稳定推进商业化稳步推进,三季度收入表现良好。2025 年三季度,公司的产品总收入超过33 亿元,同比增长约40%,业绩表现良好。整体看,公司产品收入高增长主要因公司肿瘤和非肿瘤管线双轮驱动带来业绩增长。在肿瘤管线中,公司持续保持领先地位,核心产品信迪利单抗以及其他主要产品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创新产品也在贡献收入;非肿瘤管线中,玛仕度肽、托莱西单抗和替妥优单抗等产品的市场准入和渠道营销工作表现出色,产品放量加速,收入贡献持续增长。
与武田达成重磅合作,信达生物全球化扬帆起航信达生物此前与武田制药达成重磅合作。根据武田的202 5 半年报,信达与武田合作的产品就有望帮助武田成为肿瘤领域未来的领导企业。同时武田在半年报中指出:IBI363 现有的三个适应症( I O 耐药NSCLC、一线NSCLC、一线CRC)的潜在市场空间超过400 亿美金。
随着临床推进,武田有望开展2L IO 耐药的nsqNSCLC、1L MSS CRC和1L NSCLC 全球三期临床研究。根据优异的疗效,我们认为IBI 3 63在以上适应症具备超强竞争力,未来临床数据以及临床推进可期。
同样,IBI343 潜在市场空间超80 亿美金,产品后续临床推进值得期待。整体看,我们认为和武田的合作让信达生物的国际化开始扬帆起航,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信达生物商业化产品扩充至16 款,创新管线持续推进商业化持续高效率推进,众多创新管线持续推进。目前,公司已经有16 款商业化药物,同时也拥有上市单抗产品最多的中国药企。公司的研发管线也在高效率推进。IBI112(IL23p19)、IBI310(CTLA4)和玛仕度肽(糖尿病)等适应症还在持续审批中,IBI343(CLDN18.2 ADC)启动胃癌和胰腺癌三期临床研究,同时IBI354(HER2 ADC)也在启动PROC 三期临床。早期管线中,公司的IBI3002(IL4/TSLP)高效推进中,同时IBI3001(EGFR/B7H3 ADC)、IBI3020(CEACAM5 ADC)等药物也在高效率推进中,未来可期。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公司在肿瘤赛道的广泛布局已初具规模,高价值的临床产品有望将公司肿瘤赛道的收入进一步提升并让边际成本持续下降;非肿瘤赛道中,公司已在代谢、自免和眼科领域进行广泛布局,已上市与在研产品兼具竞争力强和进度领先。我们预计信达生物2025-2027 年收入为118.06 亿元、153.82 亿元和210. 92 亿元,采用 DCF 估值,公司合理市值为2215 亿港元,给予目标价至129.61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新药研发不确定性风险。新药研发作为技术创新,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成功率低的特点,从实验室研究到新药获批上市,要经过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新药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等诸多复杂环节,每一环节都有可能面临失败风险。现有产品或治疗方式也有被新疗法和新技术替代的风险。
商业化风险。医保控费超预期,导致创新药定价不达预期;尽管公司有独家品种处于放量阶段,但 PD1 及生物类似药市场竞争激烈,可能导致销售份额不及预期或销售费用率高于预期的风险。
下载格隆汇APP
下载诊股宝App
下载汇路演APP

社区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