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关于会议没有太多的增量信号,力度定调明显不及预期。综合各方面信号,关税缓和可能性较大,所以现阶段国内刺激政策仍保持定力,房地产政策也是托而不举,近两天大盘震荡属于正常现象。
今天早盘$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微涨0.54%,近18个交易日累计吸金超1100万元,规模已增至37.76亿元,份额创近1年新高。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0429
$红利低波100ETF(159307)开盘持平,整体表现相对平淡,但资金持续流入也显示中长期配置需求。红利低波100ETF(159307)则凭借高分红、低波动特性,在政策利好下维持韧性,成分股中消费、能源等板块的活跃或推动后续表现。投资者需关注午盘量能变化及政策落地节奏。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0429
今年以来,虽然红利板块有波动,但资金对这类资产的热情不减。数据显示,到3月底红利基金总规模突破2200亿元,比去年底多吸金300亿。红利板块震荡其实是市场在调整持仓结构——不同行业的周期变化让资金重新选择方向。比如过去三年表现抢眼的煤炭、石化等周期股,今年因煤价、油价下跌拖累了整体指数表现。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0331
现在市场正从泛红利”转向“高质量红利”。像银行、出版这类现金流稳定的板块,靠着"细水长流"的分红能力,正成为资金避风港。
从基本面看,一季度GDP增长5.2%,红利资产将在经济改善向好趋势中直接受益。电力板块受益煤价下行,华能国际等龙头股息率站上7%;运营商在AI算力基建浪潮中,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18%;银行股凭借净息差企稳与不良率下降,五大行平均分红比例突破32%。
这些变化打破了"红利=周期股"的老观念。以$现金流基(563833)为例,其重仓的长江电力、中国神华等7家企业已连续十年增加分红,构成了能穿越经济周期的"现金堡垒"。这说明红利资产正在从单纯的周期波动品种,转型为兼具防御性与成长性的长期配置选择。
技术面:震荡中孕育转机,耐心布局待突破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0429
技术面来看,红利低波 100 指数近期走势较为震荡,当前价格在各周期均线附近徘徊,短期均线有走平迹象,说明短期方向不明朗。从成交量来看,近期成交量有所放大,尤其在价格下跌时有明显放量,这表明在下跌过程中有资金在低位吸筹,不过连续放量情况并不明显,也反映出市场谨慎情绪还在。再看技术指标,KDJ 出现超卖后有所反弹,MACD 的多头动能也在缓慢恢复,似乎有资金在悄悄关注,整体来说,目前指数处于震荡区间,上下面临一定压力和支撑,短期难有明确突破方向,但从筹码分布和资金迹象看,下方有一定支撑,风险相对可控,适合耐心等待时机或分批布局。
站在当前时点,红利资产的攻守之道愈发清晰。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不妨关注三大结构性机会:
一是受益于电价机制改革的电力运营商,其"保底收益+浮动溢价"的商业模式正重构估值体系;
二是区域经济复苏背景下,长三角、成渝地区城商行坏账率持续下降带来的双击机会;
三是出版传媒板块中兼具内容IP价值与现金流优势的国有文化企业。
当然,需警惕若消费电子、创新药等成长板块超跌反弹,可能引发短期资金分流。但在优质资产稀缺的背景下,后续红利资产仍然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大家可适当配置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红利低波100ETF(159307)和现金流ETF基金(563833)。
相关个股: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石油、中国银行、中国神华、中国平安、中国石化、兴业银行、邮储银行、浦发银行(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板块相关基金:
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
红利低波100ETF(159307)
现金流ETF基金(56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