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半导体行业正逐步走出下行周期阴霾,迎来复苏。
2024年,集成电路行业在历经两年调整后呈现复苏态势,根据研究与咨询公司Gartner发布的初步统计结果,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收入达到6,260亿美元,较2023年大幅增长18.1%,创下历史新高,且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7,050亿美元
在行业增长结构上,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分化”特征:
一方面,数据中心、AI芯片、主流存储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另一方面,消费电子需求相对疲软。
存储芯片与MCU作为半导体核心赛道,也在这一轮复苏中悄然升温,为兆易创新的业绩回暖提供了土壤。
2024年兆易创新实现营收73.56亿元,同比增长27.69%;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暴增584.21%;扣非净利润更是飙升3660.79%至10.30亿元。
那么,公司为何增长?后续还能持续增长吗?
一、存储量价齐升、MCU销量大增
作为国内芯片的龙头企业,兆易创新的主要业务分为3类:1.存储芯片(占比70.6%);2.MCU及模拟产品(占比23.2%);3.传感器。其中,存储、MCU占比较高,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分业务来看,存储芯片、MCU是拉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接下来,我们对存储芯片、MCU分别进行讨论:
1.存储芯片
公司的核心产品线涵盖NOR Flash、SLC NAND、DRAM存储芯片,呈现出营收与毛利率双升的态势。
公司的存储芯片业务收入51.94亿元,同比增长27.39%,毛利率提升7.28个百分点至40.27%。
其增长原因在于,行业周期反转、产品技术迭代拉动市占率。
全球半导体市场在2024年迎来复苏,NOR Flash价格从2023年的低谷回升,叠加AIPC、服务器等领域需求增长,推动公司存储产品量价齐升。
在销量方面,公司的存储芯片实现销量为35.53亿颗,同比增长33.82%。从NOR Flash、SLC NAND、DRAM3大品类来看:
在NOR Flash领域,2024年市占率至全球第二,产品涵盖512Kb至2Gb多种容量,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在DRAM产品,公司积极切入DRAM存储器利基市场(消费、工控等),并已推出DDR4、DDR3L等系列产品,在消费电子(包括机顶盒、电视、智能家居等)、工业、网络通信等领域取得较好的营收,并持续推进规划中的其他自研产品。
而兆易创新的NAND Flash产品主要集中在小容量SPI NAND Flash领域,可广泛应用于手机、机顶盒、数据卡、网通产品、通讯设备等消费类产品。
随着公司车规级SLC NAND Flash的量产,将进一步拓展应用至汽车市场,为公司NAND Flash业务带来新的增长点。
2.MCU芯片
公司的MCU业务收入17.06亿元,同比增长29.56%,但毛利率下降6.60个百分点至36.50%。
公司是中国排名第一的32位Arm通用型MCU供应商。根据Omdia统计,2024年上半年公司MCU营收排名全球第十位。
在销量方面,公司的MCU及模拟产品的销量为5.4亿颗,同比增长87.84%。
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国内MCU厂商数量激增,价格战导致中低端产品毛利率收窄。另外,公司的消费电子类MCU占比下降,工业及汽车类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短期拖累整体毛利率。
此外,公司的车规级产品投入加大,公司推出GD32A7系列车规MCU,布局车身域控、电池管理等高端市场,但前期研发投入较高且量产规模尚未完全释放,这也是未来增长的动力。
整体来看,存储量价齐升、MCU销量增长是推动公司的业绩回暖的重要动力。
二、业绩继续增长
那么,公司的业绩会继续增长吗?
这取决于存储芯片是否带动公司的业绩继续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通过供需关系,我们可以发现2025年存储芯片还将继续向上。
在供给方面,三星、美光等巨头通过减产传统DRAM/NAND产能(如DDR4减产20%以上),将资源转向HBM和先进制程产品。美光新加坡工厂停电事件进一步加剧供应紧张,预计2025年全球DRAM/NAND产能增速降至5%以下。
在需求方面,存储芯片还得看AI、消费电子、汽车电子。
每台AI服务器的DRAM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HBM需求激增。SK海力士HBM产能已售罄至2026年一季度,2025年HBM出货量预计增长70%。
不过,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可能影响HBM等高端产品供应链,华为等企业需依赖国产替代。而国产芯片有国产替代的机会,不过还需观察。
智能手机和PC需求疲软,1000-3000元价位段机型仍采用LPDDR4X,对DRAM拉动有限。但AIPC渗透率提升(预计2025年达43%)和SSD大容量化(30TB/60TB产品)可能带来结构性机会。
另外,车规级DRAM和NAND需求增长25%,比亚迪、特斯拉等车企加速采用国产存储芯片。兆易创新车规存储产品进入比亚迪供应链,2025年Q1出货量同比增长。
2025年存储芯片行业将呈现“高端领跑、中低端承压”的分化格局。HBM、DDR5、车规存储等细分领域受益于AI和汽车电子需求,有望实现20%-30%的增长;而消费级DRAM/NAND受库存调整和价格战影响,增速可能低于10%。
整体来看,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向高端产品靠拢,存储芯片还将向上。
另外,有机构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存储芯片合约价增幅将高于此前预期。比如: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25Q2Blended NAND Flash价格将环比增长3~8%(此前3月预期涨幅0~5%)。
除了受益于存储芯片继续向好,兆易创新还将受益于国产替代。
随着AI技术在手机端的逐步应用,预计未来将与知名旗舰手机同步推出。在外部HBM管制的背景下,HBM的需求也有可能部分转移到定制化的存储解决方案上。
公司在存储器堆叠技术方面拥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在国内,仅有DRAM行业的领导者CX公司具备相关的工艺技术和产能。兆易创新与CX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获得了稳定的产能支持和先进的工艺技术,这使得兆易创新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极高的稀缺性。
总之,存储芯片向好,兆易创新引领利基DRAM国产替代及高端创新,将重回千亿市值俱乐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近期热点发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