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从通用大模型之间的性能竞赛,到垂直大模型纷纷涌现,如何在不同行业用好AI大模型,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价值,已成为当下人工智能在中国发展的重点。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浪潮与消费者需求变化,老板电器总裁任富佳带领企业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率先打通“AI+烹饪”商业化路径,推动数字化升级,为厨电行业转型升级树立标杆。任富佳在人民网《高质量发展故事汇》节目中坦言:“要么被时代淘汰,要么长出新的翅膀!”
破局:从“横向互联”到“纵向深耕”
怎样用好AI等数字科技来实现产品创新?初期,老板电器曾尝试用物联网实现智慧厨房的横向连接,把厨房与家庭其他空间联通。然而,用户和市场的反馈却并未达到企业的期待。
经过深入调研,企业发现炫酷的技术只是表象,消费者要的是能真正解决饮食偏好众口难调、烹饪过程繁琐复杂等痛点的产品。换言之,AI技术重点要解决两大痛点,一是降低烹饪的门槛,让烹饪变得简单,二是要满足个性化的烹饪需求,实现“千人千面”的差异化。
2022年,老板电器推出了业内首个数字厨电,又结合企业46年行业经验与5000万用户数据,于2024年推出业内首个AI烹饪大模型“食神”。作为一个不止于“对话”的智能体,“食神”不但可以为用户推荐菜谱,指导用户进行烹饪,还可以通过面部识别健康状况、分析体检报告来为用户生成健康膳食规划,更能调动硬件设备协助用户完成烹饪的全过程。
“食神”的融入,使得老板电器数字厨电等硬件产品在人机交互的流畅度、多模态能力、意图理解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包括对烹饪技艺、菜谱、食材知识等方面有了更深、更广的掌握。截至2024年,数字厨电销售额累计已超过30亿,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达5倍,成为增长新引擎。
深耕: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
在生产制造环节,老板电器在行业中率先开启智能化升级进程,2010年开始探索,2015年建成行业首个数字化智能制造基地,2020年建成约5万平方米的行业首个无人工厂,入选浙江省首批“未来工厂”名单。
投入运营后,企业生产效率提升45%,产品研制周期缩短48%,生产成本降低21%,运营成本下降15%,产品质量提升至99%。值得一提的是,工厂非但没有缩减岗位,还催生了“数字化技术员”“工业数据分析师”等新工种,拥有传统手工经验的老师傅成为“数据宝藏源”。
任富佳强调,在AI时代,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就在于能否把所有的know-how(技术经验)数据化并喂给AI。目前,老板电器在应用AI全面赋能组织发展,构建智慧供应链中枢云端智能决策平台及敏捷组织架构,实现从产品研发到用户服务的全链路AI渗透,推动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
“技术只是手段,人才是根本,”任富佳认为,正是这份“以人为本”的初心坚守,支撑老板电器苦练内功,让烹饪在科技和人文的交相辉映中承载更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铁皮画样的工匠时代,到AI大模型驱动的智能厨房,老板电器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开辟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不仅重新定义了厨房在数字时代的价值与温度,也为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提供了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