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治信息:一季度净利润同增287.38%,算力业务爆发打开新增长空间

平治信息已成为算力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重要参与者。目前,公司签订算力服务业务订单超18亿元,另有已中标订单4.6亿元。

4月28日晚间,平治信息(300571.SZ)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2.23万元,同比增长287.38%;变动主因之一系公司业务转型至算力业务所致。

据公告披露,根据2025年度新增算力服务业务需求,平治信息拟向多家供应商(合并简称“X”)采购服务器,并签署相关采购合同,采购合同总金额预计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

feb244c49cc5335b324e660fed53eb1b.png

算力需求快速增长,智算中心建设迎来红利期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算力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根据IDC的数据,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为725.3EFLOPS,预计2028年将达到2781.9 EFLOPS,预计2023—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的复合增速为46.2%。

作为人工智能开发、训练、推理的底层支撑,智算中心正在进入快速建设阶段,智算中心的建设主体主要包括地方政府、通信运营商、云服务商三大类。

一方面,通信运营商加大算力资本投入,中国移动计划2025年在算力领域预训练资源投资373亿元,对推理资源的投资不设上限;中国电信2025年算力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22%;中国联通推动IDC向AIDC升级,重点打造10个国家级智算数据中心。

另一方面,云服务商对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也表现出强烈需求,阿里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不难发现,算力已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智算中心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为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平治信息立足于通信行业,以服务三大通信运营商为核心战略,通过深度参与运营商业务发展与技术升级,实现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到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跨越式发展。公司现已成长为通信运营商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5G新基建等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助力通信运营商的智算中心建设及5G新基建的建设。

公司算力业务主要包括通用服务器销售和算力服务两种业务模式,目前以算力服务业务为主。其中,通用服务器销售业务模式主要为公司通过参加国内通信运营商集团公司的招投标,获取客户和订单,公司通过自行研发生产,为客户提供符合其要求的通用服务器产品。

算力服务业务模式主要为公司采购GPU模组及配套机头,完成算力服务器组装及压力测试等工作。公司将组装后的算力服务器安装在运营商数据中心或其他第三方数据中心,公司提供算力配置服务、算力网络服务、集群调试及优化服务及专职技术驻场维护服务等。公司通过持续的运维服务保证算力能够持续地生产、调度,并按照产生的算力按月/季度向客户收取算力服务费用。

算力业务订单已超18亿元,打开业绩增长新空间

截至目前,平治信息已签订算力服务业务订单超18亿元,另有已中标(合同尚在签订中)的订单4.6亿元,前述订单中多个项目已交付算力服务器硬件,目前正处于合同约定的为客户提供算力服务的期间,公司按月向客户收取服务费用。算力业务为公司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4月21日公告披露,公司近日收到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的通知,成为《GPU算力建设项目(二)》的单一来源采购供应商,中标含税金额约为人民币2.46亿元。该项目采购内容为AI算力服务,双方已就项目合作事宜达成一致,已进入合同签署环节。

4月7日公告披露,公司近日被公示为“浙江移动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滨江区智能算力服务三期项目”的第一中标候选人,中标含税金额逾2.14亿元。该项目采购内容为智能算力服务。

对于平治信息而言,这些项目的中标,不仅有助于增强公司算力服务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为后续相关领域的市场拓展及持续突破起到重要助推作用;而且有助于加快公司在算力网络建设及算力服务市场的战略部署,对公司产业链延伸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公司目前算力业务客户以通信运营商为主,同时也拓展了其他类型客户,比如金山云等云服务商,提高算力业务市场竞争力。据披露,公司于2025年1月与金山云(庆阳)数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算力综合服务协议》,金山云基于业务发展需要采购平治信息算力综合服务,合同含税金额为1.16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平治信息还具备服务器生产商资质,2023年10月通过收购天昕电子60%股份,借助天昕电子的服务器生产基地,公司获得了服务器研发生产能力,服务器生产销售已中标中国电信服务器(2024—2025年)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含税金额约为6378.60万元,对公司拓展IDC相关业务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天昕电子已与国内多家GPU厂商(包括寒武纪、摩尔线程、天数智芯、沐曦、昇腾等)完成适配,适配AI大模型应用场景的专用服务器。此外,天昕电子还在积极推进AI大模型算力应用的算力一体机研发。

此外,公司积极推进与国内AI企业的深度合作。公司与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技术合作,探索智谱主导研发的基座大模型的商业化落地模式,推进大模型在通信行业的应用,增强AI大模型在专业任务中的自主学习、智能推理等能力,为公司算力业务赋能,同时拓展与通信运营商合作的算力中心应用空间。

携手中国移动,叩响低空经济万亿级市场大门

值得关注的是,平治信息还在积极参与低空经济的建设。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低空经济”的概念;2024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并被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

一年多来,从中央到地方,支持政策持续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深化“百千万工程”信息综合平台驾驶舱应用,赋能“百千万工程”重点工作。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更预测,2025年产业综合贡献值或达5万亿元。这是一个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庞大市场。

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中,电信运营商不仅承担着低空新基建建设的职责,还将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监管、信息服务等,其价值不言而喻。尤其针对无人机的发展,更是离不开三大运营商支撑。

在通信方面,电信运营商拥有覆盖全国的通信网络,可以为无人机提供广泛、深入的网络支持;在低空监管服务平台方面,电信运营商可以构建低空经济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对无人机监控、环境监测等提供决策支持;在生态整合方面,电信运营商可以与航空、交通、安防等行业开展紧密合作,共同制定标准与规范。

2025年3月,公司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湖州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响应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城市数字化转型,双方基于“硬件+网络+云端”深度协同理念,共同打造湖州城市级低空无人机智能服务体系。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湖州分公司发挥5G网络、移动云及本地化运营优势;平治信息依托无人机硬件、平台研发与AI算法能力,双方通过资源互补、联合运营,构建“云网终端一体化”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赋能城市治理、应急管理、工业巡检等场景。

此次战略合作标志着平治信息在低空经济领域的重要突破。通过与中国移动的强强联合,公司将以技术创新驱动城市治理升级,为构建“立体化智慧城市”注入新动能。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资源协同,共同开拓低空智能服务新蓝海。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