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亏180亿,四成销量来自“小马”,一汽奔腾拟再增资补血

增资完成后,融资方原股东持股比例合计不低于73.5%,新增股东持股比例合计不超过26.5%。其募资用于补充发展所需资金,实现公司战略转型。

一汽——奔腾 (2).jpg图片来源:度哥

4月30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一汽奔腾计划进行新一轮增资,拟募资金额未定,募资对应持股比例不超过26.5%。

目前,一汽奔腾注册资金为25亿元,中国一汽持股86.1568%、一汽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持股11.8691%、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9741%。若此次增资顺利,一汽奔腾原股东持股比例合计将不低于73.5%,新增股东持股比例合计将不超过26.5%。其募资用于补充发展所需资金,实现公司战略转型。

增资项目公告披露,2022年-2024年,一汽奔腾净利润分别为-20.97亿元、-29.58亿元、-43.47亿元。此前一汽奔腾在2023年的增资公告里曾披露,2020年-2021年,其净利润分别为-48.60亿元、-37.58亿元。由此计算,一汽奔腾五年亏了180亿元左右。

2024年,一汽奔腾启动了“全面向新”行动,All in新能源。同年5月,电动微型车奔腾小马上市,成为一汽奔腾销量占比近4成的车型;2025年3月,纯电紧凑型SUV悦意03上市。从销量来看,奔腾小马成为了一汽奔腾在新能源领域的畅销车型,但毛利低的特点也难让一汽奔腾实现盈利。

一汽奔腾能否在新能源持续发力,尽早完成转型,摆脱亏损阴影呢?

1

销量下滑、持续亏损●

2002年,一汽轿车和马自达正式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在技术合作的前提下,一汽轿车在引进马自达6的同时,也获得了CD3平台的使用权和马自达LF系列发动机的使用权。

基于马自达6的全套底盘和动力系统打造,一汽奔腾的首款车型奔腾B70诞生,也就此成为了一汽奔腾的爆款车型。有数据显示,2006年-2010年期间,奔腾B70的累计销量突破了15万辆。

此后,一汽奔腾又陆续推出了B50、X80等新车。2014年,一汽奔腾销量达18.56万辆,同比增长46%,成为其高光时刻。但之后几年里,一汽奔腾的销量持续下滑,到2018年,一汽奔腾的销量跌下10万辆,仅剩8.86万辆。2020年-2022年维持在7、8万辆的销售水平。

销量下滑一方面是因为品牌力下降。资料显示,首个爆款车型奔腾B70的指导价格从15.18万-20.88万元(2006款)逐步跌到9.38-12.19万元(2025款)。同时车质网数据显示,2024年奔腾车型转向系统投诉量同比增长142%;奔腾投诉处理平均时长从2023年的21天延长至2024年的38天,配件缺货率上升至29%。

另一方面,则是高管的频繁变动。2019年2月,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东被调至一汽奔腾品牌担任副总经理,负责智能网联发展和客户运营。彼时媒体报道称,此前在一汽集团将轿车事业部重新调整后,已经有诸多技术人员相继离职,更有一汽奔腾内部人员透露:很多领导已经换了一轮又一轮,研发精力、人力大量流向红旗品牌,一汽奔腾不仅销量难见起色,产品风险也越来越大。

2020年5月,原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柳长庆调往一汽集团战略管理及商业规划部担任总经理,王胜利和隋忠剑担任奔腾轿车副总经理,王胜利主持奔腾的营销工作。同年10月,隋忠剑担任奔腾轿车总经理。

2022年11月,有媒体发现,一汽奔腾总经理一职已变为杨虓。2023年10月,孔德军出任一汽奔腾总经理一职。

高管变动频繁,也让一汽奔腾的经营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一汽奔腾两次增资公告,其面临着的盈利压力不小。2023年9月,一汽奔腾与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悦达汽车集团”)签订投资协议,悦达汽车集团增资金额为1.6632亿元,持股比例为1.9741%。与此同时,一汽股份及一汽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共同对一汽奔腾进行增资,增资总金额为50亿元。

此次增资项目公告披露,2020年-2022年,一汽奔腾净利润分别为-48.60亿元、-37.58亿元和-20.97亿元。

此次,一汽奔腾时隔一年半时间,再度计划增资,但未披露计划募资金额。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增资完成后,融资方原股东持股比例合计不低于73.5%,新增股东持股比例合计不超过26.5%。其募资用于补充发展所需资金,实现公司战略转型。

同时,公告披露2022年-2024年,一汽奔腾净利润分别为-20.97亿元、-29.58亿元、-43.47亿元。由此计算,五年时间里一汽奔腾累计亏损180亿元左右。

2

依赖电动微型车●

如今的一汽奔腾将重心放在了新能源上。2024年,一汽奔腾正式启动“全面向新”行动,All in新能源。产品端方面,未来三年将会在主流大众价区投放超过六款全新产品,根据用户使用场景需求提供纯电、混动等多种选择。

2024年5月,奔腾小马上市,开启了一汽奔腾在微型电动车赛道的布局。数据显示,仅2024年,奔腾小马就贡献了57863辆的销量,这一年,一汽奔腾整体销量15.1万辆,同比增长25%。由此计算,奔腾小马为一汽奔腾带来了近4成的销量。

微型车的市场规模确实能带来销量增长。根据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2024年,A00级轿车批发量达到125.57万台,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41%;国内零售数量125.79万台,零售累计增幅32%。

但微型车售价低、利润薄已是行业共识。曾有研报表示,五菱宏光MINI EV的毛利率只有2%-3%左右;欧拉也因亏损问题停产欧拉黑猫、白猫两款爆款车型。而奔腾小马目前售价为2.49-5.39万,对一汽奔腾的利润贡献不高——2024年,一汽奔腾的净利润亏损从前一年的29.58亿元扩大至43.47亿元。

除奔腾小马外,一汽奔腾目前在售新能源车型有SUV车型奔腾E01,2024年仅售出1辆;MPV车型奔腾NAT,2024年销量有18717辆,此车型主要是面向出租、网约车等B端市场;以及2025年3月上市的SUV车型悦意03,上市指导价9.79万元-12.29万元,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其销量达459辆。

在4月的上海车展上,一汽奔腾还展出了SUV车型悦意07、轿车悦意08。

资料显示,奔腾悦意序列是一汽奔腾打造的全新新能源产品序列,将在2年内打造6款全新新能源产品,构建E、P、R三个产品矩阵,覆盖A0级至B+级,纯电、混动、增程等多种能源形式,充分满足消费者多元购车需求。

但从目前的销量来看,一汽奔腾在新能源领域依赖奔腾小马,悦意系列能否为一汽奔腾带来更多销量也需要时间证明。从现有车型来看,一汽奔腾在产品竞争上的优势并不明显。一汽奔腾也需要加快布局速度,完成新能源转型的目标。

作者丨卫河

来源丨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