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驱动下的结构性机遇与投资价值分析

全球生成式AI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亿美元(约合rmb579亿),AI技术正式进入从1到100的爆发期,科创AIETF(588790) 开盘涨超1%,科创100指数ETF(588030) 震荡上涨

2025年全球生成式AI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亿美元(约合rmb579亿),AI技术正式进入从1到100的爆发期,多模态融合、推理能力提升及开源生态完善推动产业链加速成熟。据机构测算,到2028年84%的应用将具备AI推理能力,而中国凭借超大规模人口、丰富场景及政策支持,正成为全球AI技术落地的核心试验场。近期,阿里发布Qwen3大模型,其Agent能力全球领先,印证我国头部企业在生成式AI领域的技术实力已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今日(5月13日)早盘,$科创AIETF(588790) 开盘涨超1%,成交额超8000万元,交投活跃,盘中交易溢价。有方科技涨超7%,中邮科技、优刻得-W涨超3%,晶晨股份、当虹科技、澜起科技、云天励飞-U、虹软科技等股票跟涨。拉长时间看,截至5月12日,该ETF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19%。

其他相关ETF中,$科创100指数ETF(588030) 震荡上涨,成交额超6500万元。$科创综指ETF博时(589900) 盘中交易溢价。$半导体产业ETF(159582) 上涨,该ETF近一年累计上涨超40%。

1.png

数据来源:IDC产业研究院

当前下游应用场景爆发:从“技术探索”到“规模商用”,生成式AI正从通用能力向垂直领域渗透。在医疗与工业,外骨骼机器人渗透率提升,2025年需求进入高增元年,核心企业估值修复可期;同时在智能驾驶与物联网领域,F5联合NVIDIA、英特尔推出的AI解决方案,优化车联网数据处理效率,推动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最后在消费电子领域,鸿蒙AI电脑发布在即,端侧AI硬件迭代加速,带动芯片、传感器需求。

从产业技术趋势看,生成式AI正向多模态、低能耗、高安全方向演进。在多模态融合方面,训练集规模突破万亿级,文本、图像、音频等多源数据处理能力显著提升,推动医疗、工业、消费等场景创新;与此同时在降本增效方面:模型推理成本下降,如DeepSeek-R2大模型通过优化算法实现端侧应用成本降低60%,推动商业化进程;另外在安全与合规方面,F5等厂商推出AI网关解决方案,防范数据泄露及API攻击,保障企业AI部署安全。  

从政策层面来看,2025年“国家队”加码AI产业: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成立,叠加央行新增3000亿元再贷款支持“两新”(新技术、新产业),为行业注入强流动性。这一组合拳不仅缓解企业融资压力,更强化了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的战略主线。

在此背景下,科创AIETF(588790)作为国内聚焦“AI+硬科技”的场内基金,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覆盖30家科创板AI龙头企业,前十大权重股(如澜起科技、寒武纪、金山办公等)合计占比70.48%,产业链集中度高、弹性显著。持仓覆盖芯片、算法、算力基础设施及垂直应用四大核心环节,成为投资者布局AI长周期的优选工具。截至5月12日,该ETF最新规模29亿元,最新份额48.73亿份。当前科创AI板块动态PE为45倍,处于近三年25%分位。横向对比,纳斯达克AI指数PE达68倍,A股AI标的估值优势显著。结合2025年AI企业业绩兑现确定性,当前点位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科创AIETF 股票型科技19.00% 今年以来涨幅 基金经理:李庆阳查看详情

2025年,AI不再是概念炒作,而是切实的生产力工具。人工智能正从技术革命迈向产业革命。随着商业化落地加速,板块戴维斯双击逻辑将进一步强化。

文中提及的ETF产品风险等级均为: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科创板关联个股:有方科技、中邮科技、优刻得-W、晶晨股份、当虹科技、澜起科技、云天励飞-U、虹软科技、绿的谐波、寒武纪-U(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风险提示.jpg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话题

#首富喊话数百亿!机器人概念股走强#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