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非银金融大涨3.99%,交通运输、食品饮料等权重板块均涨超1.6%,带动上证50、中证A50、沪深300等权重指数涨幅靠前。
至于原因,市场普遍将其归结于近日出台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直指行业长期存在的“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痛点,通过考核机制调整引导公募基金主动向业绩基准靠拢。
在市场看来,未来公募基金会加速在非银金融、食品饮料、银行等低配板块上补欠账。预期先行,交易型资金提前埋伏,就有了今天的权重指数行情。
就《方案》而言,核心改革要点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推行浮动管理费机制,将基金公司与投资者进行利益绑定。《方案》要求新设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浮动费率产品占比不低于60%,管理费率根据业绩表现动态调整,显著低于基准时少收费用,反之可升档收费。这一机制打破“旱涝保收”模式,倒逼基金公司聚焦于投资业绩提升,有望改变“重规模、轻业绩”的现象。
二是推动考核与业绩挂钩,并建立长周期考核体系。方案要求基金公司全面建立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将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指标权重提升至不低于80%,高管考核中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并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从行业配置看,当前公募基金在银行、非银金融等沪深300高权重板块存在显著低配,随着产品配置向基准靠拢,大金融板块或迎来增量资金支持。
同时,此轮公募基金改革有望重塑基民信心,中长期视角下加速存款搬家进度,为市场提供增量资金,并降低市场波动度,为长牛慢牛行情奠定基础。
总之,向前看,要有信心。不过,近日的大金融行情更多是交易型资金驱动,不必急在一时,重点仍是不追高。
回到今日行情,5月14日,A股市场全天震荡上行,沪指成功收复3400点整数关口,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403.95点,上涨0.86%;深证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1.01%。北证50与科创50分别录得1.08%和0.41%的涨幅。
市场交投活跃,全天成交额达1.35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小幅增加239亿元,超2300只个股上涨。
盘面上,受公募新规落地及行业低配现状或驱动资金向金融板块回流的预期驱动,大金融板块午后强势拉升,保险与券商板块表现尤为突出,带动市场人气回暖。
受中美经贸会谈达成共识提振,市场预期短期航运需求激增,叠加行业仓位需求饱和,航运港口板块延续近期强势,多只个股触及涨停;智慧物流、海洋经济等概念亦表现活跃,形成局部热点。
相比之下,光伏设备板块集体回调,军工及机器人等前期热点板块则出现明显回落,显示资金在板块间轮动加速。
具体看,非银金融(3.99%)、交通运输(1.79%)、食品饮料、综合、商贸零售、石油石化涨幅靠前;国防军工(-0.74%)、美容护理(-0.39%)、机械设备、社会服务、电力设备等逆势收跌。
5月14日,港股市场全线上攻,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恒生指数全天高开高走,收盘报23640.65点,上涨2.30%;恒生科技指数涨2.13%,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2.47%。市场交投活跃,全日成交额达2228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67.07亿港元。
恒生行业指数全线上扬,非必需性消费、资讯科技业及金融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67%、2.58%和2.37%。
盘面上,大金融板块表现尤为亮眼,保险股与中资券商股联袂拉升。航运港口板块同样强势走高。科技股延续回暖态势,互联网医疗、新能源车等细分领域热度上升,部分企业海外业务扩张及业绩超预期成为催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