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机场:“机器人”来啦!

海南机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哈工大(深圳)-海南机场机器人数智科技应用联合实验室”。

今天,海南机场发布重要公告:

 

海南机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哈工大(深圳)-海南机场机器人数智科技应用联合实验室”。

 

公告称,通过科技创新平台的赋能,推动机器人和数智技术等新质生产力有机融入海南机场、物业等业务运行网络,提升人均作业效率,实现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运行和管理模式,助力海南机场高质量发展。

 

当前已进入AI与智能机器人时代,海南机场这一举措,无疑是想通过科技赋能,破解行业痛点,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益,在智慧机场方面走在了前面。

 

翼哥在民航业工作多年,也有多年一线工作经验,深刻感受到尤其是机场特别需要机器人和数智技术的赋能。

 

民航局提出了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战略,旨在建设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

其中,“平安”被视为基石,“绿色”彰显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智慧”代表了科技创新的方向,“人文”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而且四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特别是智慧机场是创新发展的方向。

 

海南机场正是在智慧机场建设方面准备有一番大作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分析,机器人对于机场将带来哪些变革?

 

一、行业痛点:从暴力分拣到效率革命

 

全球机场运营长期面临“暴力分拣、人力密集、效率瓶颈”三大难题。

 

传统货运依赖人工操作,分拣错误率高达5%-10%,且高峰期劳动力短缺影响航班保障。

 

以广州白云机场为例,2024年旅客吞吐量763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38万吨,但人工成本占总运营支出36.67%。

 

海南机场具有丰富的空港场景资源,海南机场与哈工大 (深圳),共建的“机器人数智科技应用联合实验室”,将推动机器人和数智技术等新质生产力有机融入公司机场、物业等业务运行网络。

在一线工作的民航人都知道,民航一线工作波谷差异特别大,在航班高峰期的人手紧缺问题通过机器人可以轻松化解。

 

目前机器人技术已经应用在海南,之前有新闻报道海南已有“无人机+物流”场景应用,结合海南自贸港政策,实现跨海货运无人机24小时不间断作业。

 

在机器人应用方面,海南和海南机场敢为人先、率先布局,这一点值得肯定。

 

二、并购美兰空港:科技赋能扭亏为盈的关键棋

 

翼哥前一段时间发了,海南机场计划以23.39亿元控股美兰空港的消息,也指出了:

 

2024年美兰空港亏损3.81亿元,主因是二期扩建折旧以及运营成本高企压力。

 

海南机场的领导应该也关注到了,大家对改善美兰空港业绩,实现扭亏为营的期望,想必这次机器人合作,应该是布局的第一步。通过科技化改造重塑竞争力:

 

一是提升运营效率:智能客服机器人已覆盖90%常见问询,响应速度从5分钟压缩至10秒;机器人分拣行李,不仅可以提升速度,还可以提升准确度。

 

二是非航收入增长:免税店机器人导购系统上线后,旅客消费转化率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可以想象,一旦智能机器人全线落地,带来的产业升级空间有多么大!

 

据测算,机器人技术全面落地后,海南机场将机器人应用共享给美兰空港,对美兰空港进行信息化赋能,将有利于单位旅客服务成本得到持续降低,将加快推动美兰空港的业绩向好,扭亏为赢指日可待。

当然相信机器人只是第一步,后续海南机场还将在更多领域为美兰空港提供帮助。

 

三、封关倒计时:机器人扛起自贸港人流物流“顶梁柱”

 

2024年,海南机场集团旗下所属11家机场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全年共保障旅客超5458万人次,同比增长3.4%。

 

其中岛内海口美兰、三亚凤凰、琼海博鳌三大国际机场合计保障航班起降32.3万架次、旅客吞吐量493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1.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6%、4.8%、15.3%,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在即,预计年旅客吞吐量将突破5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5万吨左右。

 

传统人工模式已难应对客货流量的冲击:

 

人流压力:三亚凤凰机场T3航站楼投运后,单日高峰客流量将突破10万人次,海口美兰机场高峰单日旅客量更是在11万人次以上,需机器人实现“零接触”全流程服务;

 

物流挑战:离岛免税商品配送量激增,机器人分拣系统可支撑单日50万件包裹处理能力。

 

海南机场的科技布局正构建智慧机场集群:以美兰、凤凰、博鳌为核心,联动7家岛外机场,形成覆盖全国的机器人协同调度网络。

 

未来,“人形机器人+无人机”组合将成为自贸港空中门户的标配。

 

尽管市场曾担忧美兰空港业绩承压,但机器人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已展现清晰盈利路径,科技红利加速释放。

 

通过机器人的高效作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旅客和货物,进而增加收入,有望在短期内看到盈利的积极变化,让市场对美兰空港乃至海南机场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从暴力分拣的行业痼疾,到封关后的人流物流洪流,海南机场以机器人技术正在实现“破局-升级-领跑”三部曲。

 

实际上,现在各家机场都在抢抓智慧机场建设的机遇,大力推进智慧机场建设,组建科技创新研究中心,积极开展数字化员工、无人驾驶等新技术应用研究,致力以信息化手段为旅客打造便捷、舒适、个性化的智慧出行体验。

 

谁抓住了这次机遇,就有可能成为机场业的领军企业。

当然,我们也应意识到如何平衡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哪些领域机器人可以实现替代,哪些领域可以提升效率,哪些领域可以降低成本?

 

翼哥相信,作为中国最为开放的自贸港之一,海南自贸港正站在时代的前沿,而海南机场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手段,敢于突破传统机场运营模式的藩篱,大胆探索智能化、自动化发展路径,这种前瞻性与勇气令人钦佩。

 

在当今时代,新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推动各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们应当以平常心接受新技术在民航领域的应用,将其视为行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与积极变革。

 

民航业应积极借鉴我国在新能源、军工等领域的成功经验,鼓励行业内各方充分利用科技技术,加速实现跨越发展,早日实现民航强国。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南机场借助机器人技术与数智科技的力量,必将在民航强国的建设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早日助力我国民航业实现弯道超车,向着民航强国的目标加速迈进,让世界见证中国民航的崭新力量与无限可能。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