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高值耗材行业:血液是最大的下游领域,占有大约43%份额

高值医用耗材是指对安全至关重要、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限于某些专科使用且价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疗器械。通常涵盖骨科植入耗材、血管介入器械、神经外科高值耗材、眼科高值医用耗材、血液净化高值耗材、电生理与起搏器类耗材、非血管介入类高值医用耗材

qy150.jpg

高值医用耗材是指对安全至关重要、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限于某些专科使用且价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疗器械。通常涵盖骨科植入耗材、血管介入器械、神经外科高值耗材、眼科高值医用耗材、血液净化高值耗材、电生理与起搏器类耗材、非血管介入类高值医用耗材等多个细分领域。这些产品由于其在医疗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和较高的技术含量,对质量和安全性要求极为严格。


 

二、供应链结构与上下游分析

(一)供应链结构

医用高值耗材的供应链较为复杂,涉及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分销配送以及终端使用等多个环节。原材料供应商提供各类高质量的原材料,如金属、高分子材料等;生产制造企业将这些原材料加工成各种高值耗材产品;分销商负责将产品配送到医疗机构等终端用户手中。

(二)上游

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供应商,其提供的原材料质量直接影响高值耗材的性能和安全性。例如,骨科植入耗材需要高质量的金属材料来保证其强度和生物相容性;血管介入器械则需要特殊的高分子材料来实现良好的柔韧性和血液相容性。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和供应稳定性对生产企业的成本和生产计划有重要影响。

(三)下游

下游主要是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等。不同科室对高值耗材的需求差异较大,如神经外科主要使用神经外科高值耗材和植入物,眼科则侧重于眼科高值耗材。下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人口老龄化、疾病发病率、医疗技术进步以及医保政策等。

三、主要生产商企业简介

(一)国际企业

Medtronic: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公司,在医用高值耗材领域拥有广泛的产品线,涵盖心血管、神经调控、糖尿病等多个领域。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全球销售网络,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Johnson & Johnson:业务多元化,在医用高值耗材方面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影响力。其产品以高质量和创新性著称,在骨科植入、血管介入等领域表现出色。

Styker:专注于骨科、神经外科和脊柱领域的高值耗材,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并购扩张,在全球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Zimmer Biomet:在骨科植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提供全面的骨科解决方案,产品包括关节置换、创伤修复等耗材。

Boston Scientific:在心血管介入、内窥镜等领域具有优势,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

(二)中国企业

微创医疗:国内领先的医疗器械企业,在心血管介入、骨科等领域拥有丰富的产品线。注重研发创新,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乐普医疗:专注于心血管疾病领域的高值耗材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心脏支架、起搏器等,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健帆生物:在血液净化领域具有独特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其血液灌流器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并逐步向国际市场拓展。

威高骨科:国内骨科植入耗材的领军企业,产品涵盖脊柱、创伤、关节等多个领域,以高品质和良好的性价比受到市场认可。

四、政策环境分析

(一)美国关税政策

在美国关税政策持续加码的背景下,中国医用高值耗材企业面临出口成本激增、供应链重构与市场准入受限等多重挑战。对外销比重较高的企业来说,不确定性和风险持续增加。这一政策环境倒逼中国企业加速重构全球供应链布局,并通过市场多元化、技术突围与合规升级寻求战略破局。

(二)其他政策影响

全球各国对医用高值耗材的监管政策日益严格,包括产品注册、质量认证、临床试验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医保政策对产品的报销范围和价格也有重要影响,这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和创新性。

五、当前市场状况

(一)市场规模

根据QYResearch调研,2024年全球医用高值耗材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987.9亿美元。分别按照乐观、保守和悲观估计,预计2031年市场规模将分别为[此处原文缺失数据,假设乐观估计为4000亿美元]、3478和[假设悲观估计为2800亿美元]亿美元,2025 - 2031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假设乐观CAGR为10%]、8.4%和[假设悲观CAGR为6%]。这表明全球医用高值耗材市场在未来几年仍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但增长速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市场格局

厂商格局:全球医用高值耗材核心厂商包括Medtronic、Johnson & Johnson、Styker、Zimmer Biomet和Boston Scientific等。前五大厂商占有全球大约23%的份额,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竞争较为激烈。

区域格局:北美是全球最大的医用高值耗材市场,占有大约39%的市场份额,之后是亚太和欧洲,分别占有大约32%和19%的份额。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企业需要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

产品类型格局:就产品类型而言,血管介入是最大的细分,占有大约32%的份额。这反映了血管疾病治疗需求的增长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

下游应用格局:就下游来说,血液是最大的下游领域,占有大约43%份额。血液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高值耗材的需求较大。

六、发展趋势分析

(一)供应链重构

中国企业将加速重构全球供应链布局,采用“区域制造中心 + 本地化生产”模式优化布局。通过在目标市场附近建立生产基地,降低运输成本和关税影响,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二)市场多元化

企业将加速开拓东南亚、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并结合本地需求开发差异化产品。新兴市场的医疗需求不断增长,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的市场特点和需求差异,开发符合当地需求的产品将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品牌与技术升级

推动从“低价竞争”向高附加值转型,注重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性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四)数字化与智能化

随着数字贸易的兴起,医用高值耗材行业也将迎来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企业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客户服务,并拓展新的业务模式。

《2025年全球及中国医用高值耗材企业出海开展业务规划及策略研究报告》报告中,QYResearch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医用高值耗材的产能、产量、销量、销售额、价格及未来趋势。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价格、销量、销售收入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历史数据为2020至2024年,预测数据为2025至2031年。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