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建议:1)白酒:发展更加理性,分化加剧,头部企业稳定性相对较强。2)大众品:加大饮料、啤酒等兼具业绩和权重的板块配置,同时重视成长股估值空间打开。
公募基金考核新规下,比较基准作用加强。2025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完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薪酬管理制度,督促基金公司建立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相挂钩的薪酬管理机制。可见新规从管理费收取和基金经理薪酬管理两个维度,强调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预计更加重视比较基准的作用,此前相对被低配的权重板块有望迎来公募资金配置的优化。
食品饮料在基准指数中权重较高,处于相对低配状态。食品饮料板块情况看,主动型公募基金2025Q1持仓比例为8.76%,而截至5月14日在沪深300指数中的权重为9.45%、在31个SW一级行业中排名第4,主动型公募基金持股比例与沪深300权重的配置比例差距为0.69%,在31个SW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其中,沪深300成分股中食品饮料公司12家,贵州茅台(权重4.87%,下同)、五粮液(1.26%)、山西汾酒(0.50%)、泸州老窖(0.46%)、洋河股份(0.21%)、今世缘(0.18%)、古井贡酒(0.13%)7家白酒公司占沪深300指数权重为7.60%,剩余5家大众品龙头分别为伊利(0.95%)、海天(0.35%)、东鹏(0.29%)、青啤(0.13%)、双汇(0.13%)。环比看,食品饮料受主动型公募基金持仓比例由2023Q1的16.36%下降至2025Q1的8.76%,近3个季度均在9%以下,整体处于低位。
白酒分化加剧,饮料啤酒迎旺季、零食成长。业绩维度,我们认为:白酒仍处于寻底阶段,当前板块分化加剧,龙头相对平稳;饮料、啤酒品类结构性增长红利持续,关注其中成长标的,板块有望迎来换季消费催化;零食基数压力缓解、依靠新品类及新渠道驱动成长;部分食品添加剂龙头成长性凸显;调味品龙头表现相对较优、乳制品有望见底、餐饮供应链底部震荡。
风险提示: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食品安全问题。
注:本文来自国泰海通证券2025年5月15日发布的《食饮:公募考核优化,食品饮料价值凸显》,报告分析师:訾猛 S0880513120002,颜慧菁 S0880525040022,陈力宇 S088052209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