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实现“五感全开”文明元宇宙体验项目

该展览借助前沿科技,打造了《甲骨风云》XR大空间沉浸展示区域。通过融合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感的虚拟现实技术,生动还原了大邑商时期的历史场景及甲骨文的诞生背景,以此传递汉字文化的深厚价值。这一项目堪称全国首个实现“五感全开”的文明

5月19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将开启“中华文明起源”系列展览的第二场——“看·见殷商”特展。

4347b9f40bab04867bc992ac896f8b31.jpg

该展览借助前沿科技,打造了《甲骨风云》XR大空间沉浸展示区域。通过融合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感的虚拟现实技术,生动还原了大邑商时期的历史场景及甲骨文的诞生背景,以此传递汉字文化的深厚价值。这一项目堪称全国首个实现“五感全开”的文明元宇宙体验项目。

整个展览体验将持续25分钟,观众需佩戴MR设备,亲身体验古代的铸造工艺,感受历史的厚重。

f7b87c1d514bac21f549f703ff27e1ed.jpg

此外,展览还创新性地开发了全国首个结合体积视频(通过真人录制拍摄)、仿真体感地板(地面体感仿真系统)和气味系统(嗅觉仿真系统)的VR技术。观众佩戴VR头显后,仿佛能置身于殷都的祭坛,亲手触摸动态呈现的甲骨文,甚至化身为商代战士,守护那段辉煌的文明。

据悉,“看·见殷商”展览汇聚了来自8处考古遗址、共10次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珍贵成果,其中不少展品是首次在北京亮相。展览集结了河南安阳殷墟、陕西清涧寨沟、湖南宁乡炭河里、四川成都金沙等遗址的众多代表性文物,珍品、孤品、名品琳琅满目,包括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和铜鹰形铃,以及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双面铜人像、兽面纹青铜胄、蝉纹青铜大刀等。

f025a5645e1d5701f8e7d486fad00ec2.jpg

所谓大空间沉浸展,是指利用LBE(实景娱乐)技术和XR(扩展现实)头显设备,在400—1000平方米的大空间内,让观众仿佛“走入”XR动画剧情,实现全方位、多感官、沉浸式的从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的穿越体验。戴上头显后,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文物古建,都仿佛近在咫尺。

借助定位技术,大空间沉浸式展览能够为观众创造“边走边探”的全新互动体验。例如,《唐宫夜宴》展览就运用了相关空间算法技术,通过画面引导观众在虚拟空间中的行走路径,确保每组观众在沉浸体验的同时,减少彼此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系统还对空间内的障碍物设置了安全距离网格,并将场地内其他观众以虚拟形象呈现,有效避免了碰撞的发生,确保了观展的流畅与安全。

6056e60e491e71ab7849d347a69ec65e.jpg

当前,沉浸式体验已成为文娱与文旅市场的主流趋势。在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的第一批24个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中,就包括了国内最大的teamLab无相艺术空间、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北京亮马河沉浸式光影风情水岸,以及在IMAX巨型球形屏幕前全景感受《清明上河图》的河南清明上河园等。

据《2024中国沉浸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中国沉浸产业消费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突破2400亿元大关。在数字艺术的加持下,从展览、演出、文物到文旅,万物皆可“沉浸式”,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