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F:航空减碳最值得关注的10家企业

碳界结合各类公开信息,筛选出SAF领域最值得关注的10家企业,这些企业基本都已经获得ISCC CORSIA认证,镇海炼化、君恒生物、海新能科等也获得了国航局的适航批准;这些企业基本已具备SAF实际生产能力或者项目即将投产。

【原创/碳界团队】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被认为是全球航空业最有效的减碳方案,是以废弃的动植物油脂、油料、使用过的食用油、城市生活垃圾和农林废弃物为原料,以可持续方式生产的替代燃料。

公开数据显示,相较于传统的化石燃料,SAF从原材料收集到最终用户使用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碳排量,最高可减少85%。

2024年9月中国正式启动SAF应用试点工作,首批试点覆盖北京大兴、成都双流、郑州新郑、宁波栎社四个机场,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大航司参与,12个航班完成SAF加注,验证了其在国内航线上的适用性和运行安全性。

而在国际上,欧盟已经颁布ReFuelEU航空法规,要求2025年起SAF强制掺混比例从2%开始逐年提高,直至2050年达到70%。SAF已经成为2050年以前实现国际航空业净零排放的核心技术路线。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2025年和2030年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需求量将分别达到600万吨和2000万吨;到2050年,SAF将承担航空业65%以上的减排贡献,需求量高达35800万吨。

尽管我国尚未对航空公司使用SAF实施强制性的规定,不过,中国未来在SAF的应用政策支持上将会持续加码,此前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将就提出要推进先进生物航煤、SAF等替代燃料;“十四五”期间多项规划也涉及支持SAF发展的相关内容,比如,我国“‘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就提出,力争2025年当年SAF消费量达到2万吨以上。

2025年初,中国民用航空局就着手进行SAF应用项目的第二阶段试验。自3月开始,北京大兴、成都双流、郑州新郑以及宁波栎社等机场出发的国内航班,将普遍实施常规性添加含有1%SAF的混合燃料。

碳界结合各类公开信息,筛选出SAF领域最值得关注的10家企业,这些企业基本都已经获得ISCC CORSIA认证(针对国际航空碳中和与减排计划(CORSIA)要求下的自愿性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认证机制),镇海炼化、君恒生物、海新能科等也获得了国航局的适航批准;这些企业基本已具备SAF实际生产能力或者项目即将投产。(排名不分先后)

1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是中国石化旗下重点骨干炼油化工企业,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前身为始建于1975年的浙江炼油厂,1983年划归原中国石化总公司。

镇海炼化是国内首家成功拥有SAF生产设备的制造商,早在2014年,镇海炼化就率先取得了我国首张生物航空煤油适航证书。2020年,镇海炼化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航煤生产技术(SRJET)的10万吨/年生物航煤大型工业化装置改造项目建成投用。2022年,镇海炼化获得亚洲首张全球RSB生物质可持续航空燃料认证证书。

2024年6月,镇海炼化完成了商用飞机首次加注SAF的飞行任务。同年9月,参与我国SAF应用试点保供。2025年6月,中国石化与国泰航空签订协议,将为国泰航空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油(SAF)。国泰航空已在今年4月于香港国际机场为航班加注由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镇海炼化)生产的一批可持续航空燃油。

公开资料显示,其2024年生物航煤销量超3000吨;截至2025年1月底,累计销量超5100吨。此前的2024年3月,中国石化与道达尔能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中国石化某炼油厂内,采用废弃油脂共同制造SAF,预计年产量可达23万吨。

2

嘉澳环保

浙江嘉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2016年上市,是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生物基增塑剂和生物质能源的环保型科技公司。近年来,公司不断进行产业升级,致力于各类废弃油脂资源的综合利用,积极布局生物质能源产业。

目前,子公司东江能源和嘉澳新能源的生物柴油全年产能已达到30万吨。2024年11月,嘉澳环保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连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在连云港市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的生物航煤项目投料成功,顺利产出符合标准的产品。该生物航煤项目总投资72亿元,一期产能50万吨/年,二期将扩至产能100万吨/年。

2025年3月13日晚,嘉澳环保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连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航煤产品已达到中国民用航空局适航审定要求,正式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编号:CTSOA0310)。

2025年5月初,嘉澳环保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连云港嘉澳新能源有限公司成功实现首批生物航油的市场化销售,销售量约1.34万吨。5月1日,嘉澳环保刚公告正式获得生物航油出口许可证,成为国内首家被纳入“出口商白名单”的企业。

3

君恒生物

河南省君恒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地处河南省濮阳工业园区,主要从事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烃基生物柴油、生物轻油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进出口业务。

自2017年起就开始自主研发SAF工艺技术,历时五年攻关成功掌握“油脂加氢脱氧+加氢改质”(HEFA)技术路线,2023年4月SAF工业装置试生产,2023年10月起,君恒生物开始对100%可持续航空燃料进行了长达1000小时的试车并达标;2023年11月出口首单可持续航空煤油。

2024年1月20日,君恒生物可持续航空燃料(HEFA-SPK)正式获得民航局适航批准,据新华社报道,6月底,首单国内发送国航800吨100%纯组分商业供应,实现国内可持续航空燃料100%纯组分首次商业化应用。7月,国航使用50吨,用于论证国产飞机发动机对于100%纯组分的使用效果,君恒生物可持续航空燃料产品质量标准成为国内评定产品和飞机性能的重要参考标准。

2025年4月28日,君恒生物承担的“100万吨/年废弃油脂加工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项目”被列入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该项目是在君恒生物在已有20万吨/年可持续航空燃料产能基础上,投资31.46亿元扩建60万吨/年产能,预计于2025年底建成,2026年初投产运行,届时将形成加工废弃油脂100万吨/年,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80万吨/年的能力。当年10月,该项目正式开工,也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及废弃油脂加工项目。

2025年5月,由君恒生物承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油脂结构定向设计及靶向脱氧精准异构高产生物航空燃料技术”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的研发将着力突破传统油脂转化过程中选择性低、副产物多的技术瓶颈,实现生物基烃类组分的高效定向合成,推进能量密度和低温流动性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成果将大幅提升生物航煤生产经济性,更将在突破“卡脖子”技术、保障能源安全、服务“双碳”战略方面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4

海新能科

北京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新能科)成立于1997年,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控股上市公司。是一家以生物能源、催化净化(环保材料)、特色化工、工程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创新型企业。

当前,海新能科公司SAF产品主要依托下属企业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生产,废弃动植物油脂等原材料在厂区经过预处理、加氢反应、异构化等过程最终成为可添加进飞行器的绿色燃料。2024年2月成功试生产出SAF组分,目前已具备5万吨/年生物航煤组分的生产能力,其产品将主要由中航油进行集中采购,经中航油采购后,与3号喷气燃料或Jet A-1调和后使用。

2025年1月,该公司年产20万吨/年生物航煤项目主体框架已基本完工,三聚生物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项目于2025年4月23日中交,5月产出合格产品,目前项目已投产,公司生物航煤产能将达到 19万吨/年。公司生物航煤产品已通过中国民用航空局的适航审定及 ISCC CORSIA 及 ISCC-EU下HEFA 国际认证。

5

鹏鹞环保

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环保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成立于1984年,2018年上市,专注于环保水处理、固废处理及新能源等业务。

2023年,鹏鹞环保开始布局生物柴油业务,在东北设立专注生物柴油的企业盘锦鹏鹞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建设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项目。2024年8月盘锦鹏鹞完成SAF的技术改造,并于2024年9月成功产出生物航煤。

2024年12月,盘锦鹏鹞与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合作签约,首次将生产的4950吨生物航煤出口至国际市场,目前公司正与化工方面的研究机构与设计单位研究 SAF 装置与技术的更新升级,未来 SAF 的连续生产能力和SAF 的收率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6

金尚环保

四川金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是一家集废弃食用油脂资源循环利用研究、开发和生产为一体的高新科技环保企业。公司已建成投产10万吨/年工业级混合油生产线一条,5万吨/年酯基生物柴油生产线一条,3万吨/年生物燃料油生产线一条。主要产品为工业级混合油、生物柴油(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生物燃料油等;发展方向为可持续航空燃料、工业级生物基增塑剂、生物基脂肪醇等的研究开发与生产。

2023年5月8日,金尚环保与霍尼韦尔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四川省遂宁市建设年产量30万吨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产业基地,该基地将采用霍尼韦尔UOP的Ecofining工艺技术、催化剂和设备,以厨余油和动物脂肪为原料,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

2024年10月11日,金尚环保斥资15亿元在四川遂宁投建了生物航煤生产基地,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全面投产,年产量将达到40万吨。届时金尚环保的出口产品将从工业级混合油逐步转变为生物航煤,有望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之一,实现生物航煤大规模出口。2025年5月,金尚环保与德企达成价值3亿元的可再生能源采购合作,涵盖工业级混合油(UCO)及生物航煤(SAF)的生产与应用。

7

怡斯莱Ecoceres

怡斯莱(Ecoceres)公司是香港富豪李兆基旗下燃气公司香港中华煤气(Towngas)分拆出的企业,专注于可再生燃料生产,公司利用动物脂肪和废弃食用油制造环保航空燃料,并获得到国际投资者贝恩资本和 Kerogen Capital 的支持

2020年张家港生产基地开始投产,2023年产量超过10万吨,目前,公司正加速扩大产能并在马来西亚建设第二个生产厂,投产后产能将增加到两倍以上。2024年11月,国泰航空、汇丰及怡斯莱本月达成协议,购入由怡斯莱生产的约3400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用于加注由香港国际机场起飞的国泰航班。

8

天舟新能科技集团

四川天舟新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耕绿色燃料产业多年,自2014年成功自主研发100LL航空汽油以来,产品市场占有率已达81%,成为中国航油的战略合作伙伴。

公开资料显示,四川天舟通用航空燃料(SAF)项目由其控股公司四川天舟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面积约600亩,总投资50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20万吨生物燃料、生物材料,预计年产值300亿元。

建设中的项目一期投资10.5亿元,占地220亩,将建成年产20万吨生物燃料生产线并配套建设原料预处理装置、制氢装置、综合办公楼、装卸平台等设施设备。该项目以废弃动植物油脂作为原料,通过先进的生物技术,生产出环保、高效的生物燃料,采用自主研发的生物燃料制备技术生产航空煤油、航空汽油。预计今年6月竣工投产。

9

飞天石化

河北飞天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99年,主要从事润滑油、白油、特种油、凡士林、车辅产品等石化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024年11月公司旗下河北飞天未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利用废弃油脂通过油脂加氢 (HEFA)技术产出SAF产品,现有年产能2万吨。目前公司正加快推进年产30万吨可再生能源加氢一体化项目建设,预计2025年8月建成投产;未来几年内还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涵盖SAF、烃基生物柴油、生物基特种油等在内的可持续资源全产业链。

10

海科化工

山东海科化工有限公司始建于1988年,原为山东东营石油化工厂,经过三十年发展,已成为集石油化工、新能源材料、半导体化学、营养与消费化学、医药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工企业集团。

2024年7月,海科化工50万吨/年生物基航空燃料技术改造及配套项目发布,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项目于2023年1月开工建设。

项目以地沟油、酸化油等废弃油脂为原料,采用国际一流原料预处理工艺和Ⅱ代生物燃料加氢工艺,生产生物柴油(HVO)、生物航煤组分(SAF)等先进生物质液体燃料。产品符合欧盟及国际航空组织制定的全球可持续型航空燃料标准,主要应用于航空领域及交通运输业。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