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下旬起,光伏股便开启了连绵涨势;今日,这股升势更是愈演愈烈,热度再攀新高。
A股市场上,光伏设备板块多股涨停。截至收盘,大全能源大涨超15%,双良节能、凯盛新能、亿晶光电、赛伍技术、福莱特、欧晶科技、通威股份、亚玛顿等多股涨停。
港股方面,光伏概念股亦是涨声一片。截至发稿,凯盛新能涨超13%,福莱特玻璃、信义光能大涨超11%,新特能源、信义玻璃、北京能源国际、协鑫科技、信义能源等纷纷上涨。
光伏玻璃龙头集体减产30%
今日光伏板块走强,核心驱动力来自行业减产的利好消息。
据上海有色网了解,为破除“内卷式”竞争,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自7月起集体减产30%;同时部分企业已开始增加堵口计划,预计国内光伏玻璃供应量将快速下滑,供需失衡状况有望改善,7月国内玻璃产量或降至45GW左右。
这一消息引发市场关注,亚玛顿董秘刘芹明确回应称行业减产属实,认为产能加速出清将有力促进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不过福莱特、旗滨集团等企业则表示玻璃窑炉正常运行,暂未停火,显示出减产执行节奏可能存在差异。
专家分析认为,减产举措将有助于消化库存、推动行业回归“以销定产”的良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行业自发调整与整治“内卷式”竞争的政策导向形成鲜明呼应。昨天的中央财经委会议第六次会议指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而此前人民日报6月29日的头版金社平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强调“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
对此,开源证券指出,文章明确强调用制度引导良性竞争,点名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政府盲目招商引资及干预市场出清,并肯定行业协会和企业自律的作用,具有较强信号意义。
机构:市场进入出清深水区
自2023年起,光伏产业迎来产能迅猛扩张期,严重的产能过剩引发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直接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不仅导致隆基绿能、TCL中环等头部企业2024年业绩出现下滑,更让整个行业竞争陷入白热化。
而进入2025年,政策窗口期催生的430、531“抢装潮”为行业注入新动能。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5月光伏新增装机达92.92GW,创下历史峰值。今年1月份至5月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197.85GW,同比增长近150%。
政策层面的支持也在持续加码,6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快完善光伏等领域标准体系,为绿色发展新动能培育提供制度支撑。
不过,当前光伏各环节组件价格尚未出现显著回暖迹象。据SMM网6月26日数据,本周N型183硅片价格0.85-0.88元/片,210R硅片价格1.01-1.03元/片,210硅片价格1.2-1.25元/片。硅片价格继续走弱,183个别厂家价格下调至0.85元,头部厂家开始报0.88元价格。另外,TOPCon电池片本周延续跌势,与6月初相比,183N/210N/210RN当前均价分别重挫7.11%/4.53%/2.99%。
展望后市,中原证券分析指出,市场进入出清深水区,去库存和去产能是行业供需改善的必要举措。中期建议关注亏损力度较大、产能出清预期明确的主辅材领域。建议关注多晶硅料、光伏玻璃等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新技术方面,建议关注BC电池和钙钛矿电池领先企业。
国联民生证券认为,当前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已处于历史低位,行业在出清进程中,叠加光伏政策正在从供给端、需求端双向发力,2025年行业有望迎来供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