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代糖国内获批:D-阿洛酮糖生产商梳理​​

新型代糖国内获批:D-阿洛酮糖生产商梳理​​

一. 新型代糖获批

2025年3月,多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鼓励开发无糖、低糖产品,提升健康饮食消费水平。

3月21日,卫健委公告,将D-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的申请纳入公开征求意见,并于4月20日完成意见征求。

7月2日,卫健委公告,对D-阿洛酮糖申请作为新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并通过:

本申报产品为含量≥98g/100g的D-阿洛酮糖,推荐食用量≤20克/天,需通过微生物发酵法或酶转化法生产制成。

image.png二. D-阿洛酮糖概览

D-阿洛酮糖是一种稀有单糖(六碳酮糖),甜度为蔗糖70%,热量为蔗糖10%,人体代谢率不足0.3%,很难被吸收。

2.1 来源

(1)天然来源:少量存在于小麦、猕猴桃、无花果中,含量仅0.1%-1%。

(2)工业制备:酶转化法(以玉米淀粉提取的果糖为原料)、微生物发酵法(以葡萄糖或蔗糖为原料)。

2.2 下游应用

(1)食品工业:作为低热量甜味剂用于饮料、烘焙食品、乳制品等,满足日常控糖需求。

(2)保健品与医药:GI值接近0,用于血糖管理食品,适合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人群。

(3)其他:宠物食品、日化产品(无糖牙膏、漱口水)。

2.3 代糖比较

(1)人工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甜度极高,零热量,应用场景有限(高温不稳定)。

(2)天然甜味剂:包括赤藓糖醇、甜菊糖苷;高甜度、零热量,但部分带有轻微苦味。

(3)D-阿洛酮糖:口感接近蔗糖、高甜度、低热量,应用场景广(耐高温、酸碱,适配烘焙等工艺)。

2.4 应用进展

D-阿洛酮糖目前已在多个国家获得食品工业应用许可,如美国(FDA认证为GRAS)、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加拿大、新西兰等。

其上游原料充足、中游制备技术成熟,随着更多国家法规落地,将逐步释放需求空间。

三. 产能格局

全球产能集中于美日韩,前五大企业合计占比70%:Samyang(韩)、CJ(韩)、Ingredion(美)、Cargill(美)、Matsutani(日)。

国内产能基本出口海外:百龙创园(1.5万吨)、三元生物(1万吨)、保龄宝(0.7万吨)、华康股份(在建,26年投产)。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