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2025年下半年的第一个交易日,A股以“涨跌互现”的方式“收盘”。似乎也是在告诉我们:要用心去把握市场的“结构化”机会。
看似“不温不火”的行情背后,创新药再度大涨。创新药ETF国泰(517110)大涨3.9%!
最近有不少的朋友,是看到医药涨了之后,才匆匆忙忙地来“赶趟”的,为什么要投?现在还能不能投?等等背后的逻辑,很多人可以说是“稀里糊涂”的。所以,有必要再给大家讲一讲。
一、医药,真的不一样了!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明显较为强势,背后是有着坚强的“基本面”作为支撑的,并非短期的“炒作”或是简单的“复苏”行情。
用“今昔非比”来形容,是再贴切不过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的医药产业,实现了从“仿制药”向“创新药”的跨越(数据来源:万得咨询):
2014年中国在研药物管线数量为701个,2024年增至6,119个,复合增长率24%,全球占比由6%提升至27%。中国创新药在肿瘤、免疫、中枢神经等领域的研发能力显著增强。
2019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金额仅为9亿美元, 截至今年6月,2025年已披露出海交易总额突破455亿美元,超越2024年全年523亿美元已成定局。
在2019年,中国医药市场上创新药占比不足10%,而在2025年,创新药在中国医药市场中的比重预计可达35%。
这背后,亦是中国的创新药相关政策的显现。
研发端:医保数据开放指导临床需求,降低研发盲目性;I类新药申报数量大幅增长。
支付端:“医保+商保”双轨制形成多层次保障,商保目录允许价格与医保脱钩,保障高值药利润空间。
准入端:新药平均入院时间缩短67%,三甲医院配备率达83%。
2025年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更是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健全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
在坚持“保基本”的基础上,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
有针对性加强创新药在药品目录准入方面的政策指导。
再加上,创新药是AI+的重要方向。
通过AI算法、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中国的创新药企业可以明显加速药物筛选与临床试验设计。在医疗器械领域,AI辅助诊断、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技术不断涌现。
显然,中国的创新药产业,已开始驶入了“快车道”,“基本面”的变化是支撑创新药行情的坚强“后盾”。
二、创新药,选A股还是港股?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中国的创新药企业,一部分是在A股市场,一部分是在港股市场,我们是选择A股市场的还是港股市场的呢?
其实,不少的朋友,是选择了“两个都投”。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创新药龙头企业在早期时,由于不满足A股市场“盈利”等“门槛”,选择了在条件相对更宽松的港股上市,这也就形成了中国的创新药企业在A股和港股均有分布的情况。
由于医药行业的复杂性,身边的朋友在医药板块的投资,多通过医药指数基金的方式。
要实现在创新药板块的“A+H”布局,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简称:SHS创新药)是比较好的一个选择。
SHS创新药指数从A股以及符合港通条件的港股中选取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和生产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待选样本,按照市值排序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股票作为样本,以反映沪港深三地市场创新药产业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可以看出,该指数是聚焦于A股和港股市场的创新药龙头企业,可以较好地分享中国创新药发展红利。
SHS创新药指数前10大个股: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7-1,个股仅供指数分析,不构成个股推荐。
跟大家的感受是一样的,SHS创新药指数今年以来明显强于中证医药指数:截至2025-7-1,SHS创新药指数上涨26.34%,明显高于中证医药3.37%的涨幅!
SHS创新药指数与中证医药指数:
数据来源:wind,2025-1-1至2025-7-1。
想要通过SHS创新药指数来分享中国创新药发展的红利,具体可以选择什么产品呢?
创新药ETF国泰(场内:517110;场外A类:014117;场外C类:014118)便是较好的选择:
指数代表性:紧密跟踪SHS创新药指数,覆盖沪港深三地创新药龙头的工具,聚焦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创新药核心企业,覆盖ADC、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
行情敏感度高:年内涨幅在医药基金中排名靠前,在政策与出海催化下弹性领跑市场;
分散风险:一揽子持有50家创新药企,避免个股研发波动风险。
三、还没上车的,现在怎么办?
今年,不少的朋友与我们一同投资“创新药”,收到了较好的投资效果。也还有一些朋友,现在还没有上车,怎么办呢?
截至2025-7-1,SHS创新药指数仅为1964点,与近10年的高点3700点还是较大的空间,目前仍然处于较低的点位。
SHS创新药指数点位:
数据来源:wind,2015-7-2至2025-7-1。
同时,经过短期调整,创新药又处于较佳的布局窗口期,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近期,可以对创新药ETF国泰(场内:517110;场外A类:014117;场外C类:014118)进行重点布局,若担心市场回调的话,可以预留一部分仓位来“补仓”。
从不同基金搭配的角度来看,可以在配置创新药ETF国泰的同时,配置一部分红利类资产,实现“攻守兼备”的效果。
在新兴产业方向,亦可以考虑将创新药ETF国泰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前沿科技相结合,多方位地把握新兴科技的发展机遇。
通过较好地配置创新药ETF国泰,力争分享2025年创新药板块发展红利:
政策:医保数据开放与商保目录落地打开千亿支付空间;
出海:欧美市场加速渗透,2025-2026年10+款国产药将在美欧上市;
技术革命:AI制药研发周期缩短30%,GLP-1等爆款品类商业化放量。
当政策东风遇上技术裂变,产业黄金期或许刚刚开始——投资本质上是对时代命题的回应,而这一次的答案,写在创新药的密码里。
$国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发起联接C(OTCFUND|0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