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6月美国通胀的降息"份量"?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陶川,作者:民生宏观团队

关税对价格的影响也将在下半年进一步显现。

9月还能降息吗?6月通胀数据再次让美联储喘了一口气,在住房价格回落以及汽车市场供需疲弱的双重助攻下,核心CPI经连续5个月不及预期,但是细究下来,这一数据反映的信号不容乐观,尤其是关税的影响正在加快显现(体现在服装、家具等商品价格大涨)。面对这张6CPI的“分裂”成绩单,美联储的降息按钮是更近一步,还是被再次“束之高阁”? 当然,市场已经给了我们回答,数据公布后,9月降息预期小幅回摆,美元上涨,美股美债均回落,反映出对后续通胀上涨更深刻的担忧。

但我们认为,就此排除9月降息显得草率了虽然在9月议息会议前仍有两份通胀数据有待验证,对于谨慎的美联储来说,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毕竟观察和等待已经成为当前鲍威尔“老师傅”的“代名词”。但我们认为,三季度“滞”的风险可能暂时被市场忽略了,这或将成为推动9月议息会议变盘的重要导火索。我们对此判断的核心理由在于:

当前市场过度关注了关税对于通胀的传导,但是忽略了透支偿还和高利率对于需求的压制关税通胀传导本身并不足以主导美联储降息路径,关键在于它的“二次影响”:成本驱动的通胀会进一步压制需求,这也会反过来抵消关税的部分通胀影响。叠加前期透支的需求偿还,以及高利率的影响,需求可能进一步加快走弱,当前从一些前瞻指标来看,消费和投资在三季度均有明显走弱的隐患。经济下行以及特朗普政府的持续政治施压,或将成为9月降息的破局点。

具体来看,本期CPI价格大幅反弹主要受能源价格影响较大。6月在中东局势的“黑天鹅”事件影响下油价意外飙升,对通胀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能源CPI环比上涨0.9%,为今年以来的最大涨幅,而同比也从前期的-3.5%大幅收缩至-0.8%

但核心CPI涨幅却连续5个月不及预期,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高利率下,住房价格的回落拖累服务通胀;另一方面,汽车价格的持续萎靡不振,严重拖累了核心商品的上涨势头但与关税相关的其他进口产品价格已经出现加快上涨的趋势,反映出关税对美国国内物价的传导已经在加快显现:

首先,核心服务端上,住房分项的走弱基本上抵消了其他核心服务的涨价“努力”。6月住房分项构成明显拖累,环比和同比增速均较上期边际走弱,核心原因仍在于高利率的压制,导致住房需求持续降温。

但抛去住房来看,超级核心通胀价格明显反弹6月环比上涨0.21%,同比上涨3.02%,均为2月以来的最高涨幅,且其他核心服务分项普遍上涨,医疗护理服务、运输服务、休闲服务、杂项个人服务环比增速均较5月明显反弹,反映出价格上涨的范围和幅度均有明显提升。

此外,汽车价格的萎靡不振也为核心CPI的上涨带来了不小的阻力。无论是新车还是二手车价格环比增速均持续徘徊在负区间内,当前汽车行业面临着供需两端的双重考验:

一方面,最核心的还是需求的疲弱,整个行业目前整体仍处于去库的大周期内,价格缺乏上涨的动力,而且前期抢消费更是透支了后续汽车的部分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不仅国内汽车供给商在持续降价,而且在关税影响下,海外汽车出口商为了抢占市场也在降价促销,且降价的力度甚至抵消了关税带来的成本上涨。以日本为例,4月汽车关税征收以来,日本对美汽车出口价格断崖式下降近20%(对非美出口仅下降0.1%),而汽车税率为25%,这使得关税的实际影响大打折扣。

但从其他核心商品价格的加快上涨来看,关税的影响相较5月已经出现明显上升。6月核心商品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0.7%,为今年以来的最大涨幅,其中服装(环比0.4%)、家具(环比1%)、休闲产品(环比0.8%)等与进口密切关联的商品价格均明显上升,尤其是以家具最为突出,6月家具价格环比增速一度创下20221月以来的最大上涨记录。因此,如果不是汽车分项的拖累,我们可能已经看到商品价格更大幅度的回升迹象。

我们预计随着前期抢进口带来的低价库存的持续消耗,以及供给商利润的压缩,上游向下游的成本转嫁将有所加快,而关税对价格的影响也将在下半年进一步显现。

风险提示:美国经贸政策大幅变动;关税扩散超预期,导致全球经济超预期放缓、市场调整幅度加大。

注:本文来自民生证券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6月美国CPI的降息“份量”》,分析师:林彦 SAC编号 S0100525030001;邵翔 SAC编号 S0100524080007;武朔 SAC编号S0100125070003。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