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910篇原创文章”
所长在此前的随笔中从另一个角度给大家解释了为什么要活长点,甚至不夸张地说,只要活的时间足够长,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为什么这么讲呢?
因为只要每多活一天,咱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知识就会多一分,整个社会的科技就会进步一分,而后通过层层链条传递,这些好处最终都会传递到我们这里。换句话说就是,只要我们活着,哪怕躺着,其实都可以享受到整个社会人类拼搏、奋斗的成果。
这就好比小时候玩大富翁游戏,每通过起点一次就有人给你发钱一样。
所以,不论如何,我们都要多活几天。根据目前的统计,我们每多活三年,生物医药技术的进步就会再送我们一年寿命。但这个推断是线性的,而科技的进步却是指数型的,别的都不说,哪怕只站在寿命的角度,我们也该是活得越久越能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只要科技不断在进步,经济就会不断增长,只要整个社会的经济在增长,哪怕你躺着,兜里的钱也会愈来愈多,生活质量也会愈来愈好。看看欧美的那些非常发达的国家的“穷人”生活水平就知道了,哪怕是“穷人”,也并没有那么穷,都比咱们国内的不少人生活好,如果同印度、非洲比,那就更是如此了。
所以这个穷,其实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主要看你同谁比了。有一本书叫《事实》,很客观地把所有国家所有人群根据生活水平的不同做了以下几个等级的划分。在咱们国家,其实下图第一级的贫困已经被消灭了,这其实就是整个社会进步给所有个体带来的福利。
当然啦,这个链条的传递不是线性的,虽然理论上讲人类的知识每天都在增长,科技进步也愈来愈快,但并不是说今天增长一分,就能传导到我们手上一分,而可能是今天增长一分,到终端可能减少一两分,然后隔阵子再爆个大的。
换成我们熟悉的说法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是螺旋式的。
所以中途会有那么一些坎坷,但是这都不重要,因为坎坷总会过去,整个社会会一直往上走,最终带着整个社会的个体通通往上走,拉长周期来看,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将愈来愈好,这才是事实。
如果大家也对所长看的企业、行业专家交流纪要感兴趣,可以加入《价值宝库》查看。《价值宝库》是所长团队精心打造的投研资料库,每天会上传100+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一手调研纪要,此外还有各种研报、突发/热门事件分析、宏观政策及市场解读等内容。总之,只要是对咱们有用的,所长能找到的,都会上传到里面。不妨回过头去看看现在的我们是不是普遍比十年前生活得更好,十年前又比二十年前更更好?
这里说的是人,其实放在企业身上同样成立,对于一家企业而言,没有什么比活得久更重要了。
人哪怕躺平,都能享受到整个社会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的好处,其实企业更是如此。
因为个人得到的是社会的平均,而长寿好企业背后得到的是社会的头部。
活得长久并不容易
不过想要成为长寿好企业,想要吃到整个社会的头部红利,看起来很简单,实际非常困难,放眼望去,咱们国内甭管上市还是没上市的,百年老字号都屈指可数,放眼全球更是如此。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些老字号企业,基本上全都是同终端消费者直接相关的,包括食品加工、餐饮零售、医药工艺……
如果进一步观察,那些越能穿越时间周期的老字号,基本越具备“人无我有”的特性,餐饮的独特口感(这点以日本最为明显)、中药的千年传承、各种酒类离了地方换了窑池就酿不出来……
因为如果不具备“人无我有”的特性,就很容易就会被他人复制,而且他的对手不一定是当时的同行,还可能从其他行业其他地方突然蹿出来。即便某些企业能靠一些“所谓的护城河”一时超越对手活下来,可也很难一世超越对手一直活下来,商业世界的残酷就在于不进则退,如果你不能一直领先、一直前进,那么几乎不存在原地踏步的可能,只会不断下滑而后消亡。
这其实也解释了为什么长寿企业几乎只能出自终端,因为具备这种“人无我有”特性的企业换句话说就是垄断,既然是垄断,一定会吃到整个产业链利润最大的一头,而这一头几乎只能出自终端消费端,如果它出现在产业链中间,那么也一定会往下游延伸,不然整个环节只有我能做,为什么要给别人打工吃中间小头而不吃终端利润?
明白了这点后再来看一下那些具备长寿特性的企业,你就会发现他们真的是香啊!
长寿型企业才是真香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茅台,因为茅台离了赤水河谁都产不出来,所以国内这么些年有且只有一个茅台。
1954年茅台的出厂价是1.28元,2024年的出厂价是1169元,涨幅913倍,同期人均工资涨幅218倍。茅台酒价格的涨幅大大高于人均工资涨幅,茅台酒的产量也在不断增长,日子是越过越好过的,社会越有钱,有钱人愈多,对茅台的需求就会越多,对茅台的追捧也会愈加厉害,茅台的整体身价就会愈高。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东阿阿胶,因为离了东阿的那口井做出来的都是伪阿胶,所以,自有文献记载以来(最早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真正的阿胶就只有东阿这一个品牌。
目前东阿阿胶营收最重要的地区是华东,也是当下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茅台的道理类似,国内经济愈增长,有钱人愈多,阿胶的日子愈好过,不仅销量会大大增长,提价幅度也可以大大增加。
与阿胶类似,在片仔癀身上也能看到同样的情况,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地区贡献了片仔癀60%+的营收。
似茅台、东阿阿胶、片仔癀这样的企业,哪怕躺平,能享受到的红利也是远超社会平均水平的。
从1954 到 2024 年,70年来,茅台的产量与出厂价乘积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19.8%,这里面价贡献了11.7%,量贡献了 8.1%。
从2003年上市至2024,21年来,片仔癀的片仔癀系列销售额从1.8亿飙升至2024的53.1亿,复合增长率高达17.4%,这里面价贡献了10%左右,量贡献了7.4%的样子。
从2006年至2019年,13年来,东阿阿胶的阿胶块终端售价从每公斤160元上涨至6000元左右,价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2.1%。可惜阿胶因为中途提价提得过快过猛,量的增长反而拖了后腿,公司的营收增速并没有追上价的增速(2006年营收10.69亿,2017年营收73.72亿,增长只有不到7倍,但价格翻了30多倍),甚至出现了2018-2019的爆雷。不过在公司调整战略后,2020年又开始恢复增长。
如果阿胶的价格按照茅台、片仔癀那样的涨幅稳稳低增长,不出意外,应当也是走量价齐升模型,长期的量价整体复合增速在17%-20%的样子。
这里我们再看一个更明显的的例子。
日本盛产长寿餐饮企业,一家店或许不大,但是收费却奇高,如果你想进去享用,或许需要提前很久预订。
比如小野二郎开的有“寿司之神”称号的数寄屋桥次郎店,当前的价位是60,000~79,999日元/位,约合人民币3700-5000,一天只接待20席,而且很多时间都不营业(就是这么任性),采用完全预约制,至少提前三个月才能约得到,他的门店席位相当于是全球有钱人在竞争,只要全球的有钱人愈来愈有钱,店的水准又不下降甚至更好,那么门店的收费必然会愈来愈贵,而且增速大幅跑赢通货膨胀增速。
日本的那些长寿餐厅几乎全是顶级餐厅,而且几乎都拥有那个时代近乎最高的收费标准。
所以,做一个人,我们最好做一个长寿的人。
做一家企业,我们最好做一家长寿的企业,不需要追求短期有多少利润,只要能做到长寿,利润便一定不会少。
那做一个投资人呢?嗨,最好也投一些长寿型企业,如果你的组合是一揽子长寿型组合,那所长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你的长期业绩一定会很棒,而且你的组合大概率也能够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