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社观察 形散神不聚。
红枣不再甜蜜,一家老牌食品企业的自救之路越走越窄。
近日,好想你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在电商和专卖店渠道推出啤酒相关产品,包括红枣口味、毛尖绿茶口味、茉莉花茶口味及樱花蜜桃口味。
这些都是好想你在今年5月上市的“报喜”系列精酿产品,如今确实是精酿最火的时候,但没有酒水背景的红枣企业做精酿,要面临的挑战仍然不小。
图源:公司公告
翻开好想你的财报,公司业绩的下滑曲线触目惊心。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6.70亿元,同比下降3.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96万元,同比亏损扩大38.67%。这已是公司连续第三年亏损。
现金流方面,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锐减79.93%,从4.32亿元跌至0.87亿元。公司解释称:“主要系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采购商品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
公司的核心业务出现明显萎缩,去年红枣制品收入仅为12.22亿元,同比下滑6.83%,占总营收73.17%;健康锁鲜类产品收入为6888.50万元,同比下降20.31%;电商渠道收入则为4.75亿元,同比下滑16.38%。就连公司的大本营河南,省内市场收入都出现了下滑。
曾被视为“救世主”的明星单品红小派枣仁派,虽在2023年创下近3亿元销售额,但2024年红枣制品板块整体仍下滑6.83%,未能扭转颓势。先不说红小派并没能成为火出圈的爆品,只要没能成为全国性的大热产品,单一小爆款其实都难以扭转品类老化、消费场景萎缩的根本问题。
面对主业萎缩,好想你的跨界步伐愈发激进。2021年,公司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购入深圳龙珠股权投资基金,间接参与投资蜜雪冰城。2024年“双11”期间,双方合作推出红枣雪顶奶茶,创下单月销售800万杯的纪录。
2024年12月,更大手笔的投资落地,好想你宣布出资7亿元投资量贩零食品牌鸣鸣很忙,获得6.64%股权。2024年鸣鸣很忙成为好想你第一大客户,贡献销售额0.94亿元,占年度营收5.62%。
投资蜜雪冰城是布局高成长性茶饮品牌,控股鸣鸣很忙是押注量贩零食渠道,反映出公司急于寻找新增长极的焦虑心态。但跨界未能止住业绩下滑,2024年,公司仓储物流费高达6996.91万元,物流成本持续挤压利润空间。更令人费解的是,在扣非净利润连续五年亏损的背景下,公司仍宣布使用不超过20亿元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推出新的精酿品牌同样也是出自于这种心理。好想你的精酿产品不便宜,定位高端,1升装售价28.1元,较市场主流竞品溢价40%以上。淘宝平台显示,金星中式精酿啤酒每升约18-20元,珠江原酿仅15元。
但高价未换来高销量,上市两个多月,好想你淘宝旗舰店该系列产品仅售出百余件,而金星精酿同期销量超10万件。精酿产品的渠道错位也非常严重,精酿啤酒依赖即时零售、酒馆渠道增长,但好想你的产品仅在线上旗舰店销售,未进入商超、酒馆等核心消费场景。
此外,精酿很火,但真的好赚钱吗?很不巧,好想你闯入的,是一个年增速超35%但竞争白热化的战场。
目前,精酿啤酒的供给端已形成三大阵营,青岛啤酒为首的传统酒气、河南金星代表的区域龙头,和推出自有品牌抢占终端的胖东来等零售巨头。
尤其的即时零售和商超自有品牌打破传统酒吧场景限制,精酿加速渗透大众市场,大厂通过收购小众品牌获取创新力,零售商借供应链优势获取高毛利品类,但这些正是好想你作为一个红枣产品企业毫无优势的。不管是渠道上的短板,同质化的风险还是产能的掣肘,都是好想你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好想你的困局,本质是主业创新乏力下的战略焦虑。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萎缩:2024年研发费用2063.68万元,同比下降27.77%;研发人员数量从133人减至73人,裁员幅度达45%。
在红枣主业上,公司尝试推出清菲菲、燕菲菲等锁鲜产品,但2024年该板块收入反降20.31%。渠道拓展同样失衡,商超和零食渠道收入虽增超100%,但基数仅2.59亿元,难以弥补电商16.38%的下滑。
快消企业想要成功跨界,品牌调性的匹配、渠道资源的协同与消费场景的契合都很重要。如果对生态整合逻辑缺乏清晰的认知,企业非常容易陷入多元化陷阱。
跨界转型不该成为企业困境中的赌注,只有足够冷静的战略才能带领公司完成艰难的飞跃。找回专注创新的初心,比掷地有声的转型宣告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