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亿+注射剂格局生变,拜耳垄断20余年,国产仿制加速替代!

8月4日,CDE官网显示,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按仿制化药4类申报的碘普罗胺注射液上市申请已获受理。摩熵医药显示,该品种院内市场规模超16亿元。

84CDE官网显示,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按仿制化药4类申报的碘普罗胺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受理。摩熵医药显示,该品种院内市场规模超16亿元

图片5.png

截图来源:CDE官网

 

碘普罗胺( Iopromide)是一种非离子、水溶性、三碘化的X射线造影剂,用于血管内给药。血管内注射碘普罗胺注射液,造影剂流动路径中的血管变得混浊,允许内部结构放射成像可视化,直至低于一定浓度(不可成像)。

图片6.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据摩熵医药数据统计,碘普罗胺注射液2022年全国院内销售14亿元,2023年市场表现抢眼,销售额达16.98亿元,同比递增16.62%2024年为15.5亿元,同比略有下滑。

图片7.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国医院(全终端)销售数据库

 

作为介入放射学的常用药物,造影剂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目前我国院内造影剂市场累计销售额达1410.84亿元,且集中度较高,前十产品合计占据超80%的市场份额。从单品表现看,有21个产品累计销售额超1亿元,其中碘普罗胺注射液位列第四。

图片8.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国医院(全终端)销售数据库

 

碘普罗胺注射液由德国拜耳公司研发生产,于1985年首次在欧洲上市,19971月在中国获批上市。此后,拜耳的产品独占国内市场二十余年。

 

20229月,倍特药业的碘普罗胺注射液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仿。20243,正大天晴的4类仿制药碘普罗胺注射液获批上市并视同过评,成为国产第2家。

图片9.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一致性评价数据库

 

从市场份额来看,当前碘普罗胺注射液院内市场仍由拜耳主导,占据99.85%的份额,倍特药业以2404万元的销售额位列第二(0.15%),重庆圣华曦药业排名第三。

图片10.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国医院(全终端)销售数据库

 

目前已有多家药企积极布局碘普罗胺注射液市场。该产品有10家企业拥有生产批文,倍特药业、正大天晴、四川科伦药业、重庆圣华曦药业等9家国内药企过评。

图片11.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过评药品汇总数据库

 

除前文提及的鲁南贝特制药外,重庆药友制药与北京北陆药业也以仿制4类提交了上市申请,正处于审评阶段,获批后将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图片12.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中国药品审评数据库

 

今年以来,造影剂已有8个品种(11个受理号)获批上市,涵盖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八氟丙烷脂质微球注射液、碘海醇注射液、钆喷酸葡胺注射液等,涉及企业包括华润双鹤药业、四川国瑞药业、博瑞制药、浙江兄弟药业等。

图片13.png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中国药品审评数据库

 

此外,有8个品种(21个受理号)报产在审,包括南京正大天晴制药/四川汇宇制药的碘佛醇注射液、石家庄四药的钆布醇注射液等,八氟丙烷脂质微球注射液暂无仿制药企业获批,南京正大天晴制药、广州康臣药业均以仿制4类报产。


图片14.png截图来源:摩熵医药中国药品审评数据库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