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浦发银行作为首家披露半年报的股份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高达905.59亿元,归母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大增10.19%,扣非净利润增速更高达11.86%。
但浦发的超预期表现并非个例。截至目前,市场已披露业绩的6家银行,均实现了营收、净利的双增长,传递出行业基本面改善的积极信号。
高盛同日发布重磅报告,旗帜鲜明地看多内银股,认为“中资银行业已迎来拐点”。
基于此判断,高盛显著上调了盈利预期:将2025-2027年内银H股收入预测分别调高2%/4%/4%,税后净利预测上调5%/6%/5%,目标价平均提升。在优选标的方面,力推招商银行H股。
高盛“拐点论”的支撑点,或许已经在市场的强劲表现和龙头银行动向中得到了印证。
8月6日,A股银行板块集体起舞,农业银行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收盘市值达2.11万亿元,首次超越工商银行、登顶A股流通市值榜首。这不仅是农行自身价值的体现(年内涨幅29.54%,位列国有大行第一),更是市场对银行板块价值重估的缩影。
整体来看,银行股的β行情正在向α深化。
截至8月6日,A股银行集体起舞,年内涨幅超20%的银行股多达14只。其中,浦发银行+39.57%、青岛银行+37.37%领跑,超七成银行股涨幅超10%。
H股弹性更高,13只中资银行股涨超30%,19只涨超20%;青岛银行、徽商银行、民生银行等涨幅更是突破50%。
ETF方面,市场中唯一一只跨A、H两地的银行类ETF——银行AH优选ETF(517900)今年录得22.25%的年内涨幅,大幅跑赢中证银行指数9个点。开年至今份额增幅约650%,增速居银行类ETF首位。
目前公募基金对银行股的配置火力全开,二季度末主动型公募对银行股配置仓位飙升至4.9%,创下2021年二季度以来四年新高。其中, 仅农行A股就被93家公募旗下353只产品重仓,持股量单季暴增7440万股。
但偏爱农行的不止公募,其实还有险资。中国平安年内疯狂增持农行H股,6月中旬持股比例就已经飙至16.09%。
由此可见,资金布局银行股意愿强烈。银行ETF也获资金抢筹,银行AH优选ETF昨日获资金净流入8800万元,单日资金净流入规模高居银行主题ETF首位,总规模突破10亿元大关。
当前银行板块普遍处于“破净”状态,农行等大行年内股息率经常保持在4%-5%之前,远高于定期存款利率和10年期国债收益,这对追求稳定收益险资、养老金和个人来说吸引力很强。
瑞银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对中国银行业股息的可持续性以及进一步的上涨态势持乐观态度,并且将以股息收益率超过4.2%的H股银行和超过4.0%的A股银行具有吸引力。
银行AH优选ETF(517900)同时布局高股息A股银行和H股银行,年内涨幅直接跑赢了39家银行股,能够抓住银行“高股息+资产质量优+盈利弹性强”的交集,或许是布局板块的终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