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trade:特朗普关税正转嫁至美国消费者,通胀升温,美债市场风雨飘摇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的关税政策逐渐显现其影响,高盛集团的研究表明,这一政策对消费者价格的冲击才刚刚开始。这不仅给本已因利率下调预期而动荡不安的美国国债市场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也引发了对通胀加速和美债风险的广泛关注。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的关税政策逐渐显现其影响,高盛集团的研究表明,这一政策对消费者价格的冲击才刚刚开始。这不仅给本已因利率下调预期而动荡不安的美国国债市场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也引发了对通胀加速和美债风险的广泛关注。

关税对消费者的影响

高盛经济学家 Jan Hatzius 及其团队在报告中指出,尽管美国企业迄今为止承担了特朗普关税的大部分冲击,但随着企业逐步提高价格,消费者的负担将越来越明显。根据他们的分析,截至 6 月,美国消费者已经承担了约 22% 的关税成本,但如果未来的关税继续遵循以往的征税模式,这一比例可能升至 67%。

这种转嫁效应将直接导致通胀加速。高盛分析师预测,美联储最关注的通胀指标之一 —— 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在 12 月的同比涨幅将达到 3.2%。在考虑关税影响后,潜在的通胀率将为 2.4%,而 6 月份该指数为 2.8%。

美联储的政策反应

这一报告进一步印证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的观点:特朗普的全面关税将加剧通胀,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特朗普甚至公开呼吁美联储降息,建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辞职,并在货币政策委员会中增加一名支持他的人士。

债券交易员们现在期待即将公布的通胀数据,以寻找美联储可能降息的线索。上周,10 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约 7 个基点,但在周一的欧洲交易时段却出现下跌。交易员们预计,美联储在 9 月的下次会议上降息的可能性超过 80%,然而,由于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尚不明确,未来几个月进一步放松政策的前景仍然不明朗。

经济学家的不同观点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关税会推高通胀,因为企业通常会将额外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然而,这一观点并非没有争议。美国指南针组织创始人兼首席经济学家奥伦・卡斯指出,通胀与央行的货币政策密切相关,且涉及整体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他认为,单独的政策变化并不应被视为央行关注的通胀。

高盛的分析显示,企业并未一次性提高价格,这一发现支持了关税将推高通胀的观点。报告指出,迄今为止,关税效应已使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上升了 0.2%,预计 7 月份将再上升 0.16%,而今年剩余时间内还将上升 0.5%。

企业与消费者的双重影响

报告还提到,目前美国企业已经承担了约 64% 的关税冲击,但随着它们将更多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一比例预计将降至 10% 以下。分析师们指出,对美国企业的影响是喜忧参半的,尽管一些企业承担了更大的关税冲击,但在竞争压力较小的情况下,国内生产商却能够提高价格并从中获利。这种投机性的价格上涨进一步推高了通胀。

高盛还指出,截至 6 月,外国出口商估计承担了 14% 的关税成本,而这一比例可能升至 25%。他们表示,从关税商品进口价格的轻微下降可以衡量对外国出口商的影响。

高盛的研究表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逐步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导致通胀加速,并给美债市场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随着企业逐步提高价格,消费者的负担将不断加重,这使得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面临新的挑战。未来几个月,市场将密切关注通胀数据和美联储的政策动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