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又回来了?
A股今日延续强势,沪指盘中一度突破3700点,为2021年12月以来首次,再创阶段新高。
港股两大股指也双双高开,但两市随后均窄幅震荡。
近期A股这波拉升,令人印象深刻的助推板块几乎是AI、算力、军工等这些科技领域,而证券板块近两月的上涨几乎是闷声发大财。
随着流动性环境改善,增量资金、长期资金不断加持入市,作为理所应当的受益者,证券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增长期。
01 再度爆发!
早盘,沪指盘中在保险、券商、半导体等板块带动下发力上攻,一举突破3700点;而昨天集体狂欢的算力板块却有所回调。
板块方面,金融股联袂拉升;保险板块方面,中国太保A港股双双涨超5%,新华保险涨近4%,中国人保、中国平安都涨超2%。
消息面上,时隔六年再现保险公司举牌保险公司。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近日,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H股约174万股,每股作价32.07港元,增持总金额约5583.89万港元。
增持完成后,中国平安持有中国太保H股股份占其H股总股本的比例约5.04%,达到举牌条件。
受利好驱动,今天中国太保H股涨势强劲,股价涨幅一度涨近7%;A股一度涨近6%。中国平安此举亦引发了市场对于保险股的热情,并带动市场情绪再度偏向红利资产。今天银行板块也基本普涨。
非银板块方面,今天“牛市旗手”继续发力。长城证券涨停,国盛金控、华泰证券涨超4%。
港股方面,截至目前,东方证券涨超4%。
券商板块近两月持续上涨,与市场活跃的交投情绪不无关联。
进入8月份之后,市场明显活跃起来,月内成交金额基本维持在1.5万亿元以上,多个交易日维持在1.7万亿元以上水平。
据媒体采访,有券商表示,近期保证金规模稳健增长。还有一些市场人士表示,近期申购基金的投资者也有增多。并且,加杠杆的存量客户明显增多。近期,融资余额持续增长,截至昨天,已超过2.02万亿元。
机构分析表示,增量资金接力入市打开券商经纪、两融、资管、投行等业务的增长空间,证券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增长期。
科技领域,虽然算力赛道今天有所回调,但接替发力的半导体板块再度爆发,尤其寒武纪、海光信息等芯片概念股表现出色。
据环球时报援引路透社8月13日爆料,美国秘密在人工智能相关芯片中设置追踪器,以发现“芯片被转运至中国的情况”。该报道再度引爆国产替代板块。
寒武纪一度大涨12%续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4000亿元,股价迈向千元大关;海光信息亦一度大涨超14%。泰凌微、瑞芯微、博通集成、北方华创、国科微等半导体个股涨幅明显。
机构表示,当前半导体周期仍处于上行通道,据WSTS,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从已披露半年报或业绩预告的企业来看,受益AI驱动需求和国产替代加速,澜起科技、海光信息等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较好,营收、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展望未来,AI仍将是半导体产业向上成长的最大驱动力,一方面云端AI需求持续,另一方面终端AI应用有望加速落地,并且中国半导体厂商在后续AI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受益程度有望显著提升。
当前,指数一路高歌,从3600到3700,关于“牛市”的讨论越来越多。而且随着美元降息周期的开启,这种预期可能还会强化。
02 牛市真的来了?
2025年至今,全球资本市场虽然一度因为宏观事件(关税)出现剧烈波动,但很快就出现反弹。如果从4月的低点算起,涨幅是十分明显的。美股屡创新高,港股、A股指数也刷新了最近几年的纪录。
在各类政策利好、经济复苏预期增强的推动下,股市出现交易活跃度提升、融资需求增加、金融创新加速等利好迹象。
于是,股市是否已经进入牛市,也成为近期最受关注的议题。
从两大股市定价的基本因素去看,结论是乐观的。
首先,是基本面复苏向好。
宏观的数据,是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等等;
微观数据,则是企业盈利。根据wind的统计数据,目前已经披露的中报,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情况呈现温和复苏的态势,且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6%),要快于总营收增长(5.3%)。
其次,流动性宽松预期已经确立。
随着美国最新CPI低于预期,美联储9月份的降息概率已经超过90%,并会引领全球央行(包括中国央行)降息,市场利率下行,债券收益率降低,有利于资金从固定收益市场转向股票市场。
一些统计数据,也显示资金在加速流入股市。
例如2025年1-7月,以小额挂单(<4万元)衡量的散户资金净流入超3.2万亿元,且每月均为净流入状态。同时,A股新开户数达1456万户,同比增长37%。
截至8月12日,A股两融余额达2.03万亿元,其中融资余额2.02万亿元,为10年来首次重返2万亿大关。
7月新成立公募基金超140只,创2025年单月新高;2025年险资举牌次数达21次(近5年新高),一季度净买入股票4000亿元,二季度继续加仓;7月外资净流入27亿美元(6月为12亿美元),摩根士丹利等机构看好中国资产吸引力回升。
8月1日-7日,股票型ETF净流入689.68亿元,总规模逼近4.7万亿元。
前7月再融资规模达7675亿元,同比增长3.4倍(达2024年全年水平),定增募资占比95%,金融、半导体行业融资需求旺盛。
虽然是不是牛市,可能还需要继续观察,以等待更多指标和信号的确认,但目前指数和个股都持续创出新高,股市的趋势是向好的。
03 谁将是大赢家?
华西证券等机构认为,庞大的居民增量资金,将成为市场上涨的重要驱动力,成长风格如券商、科技或持续占优。
历史上,每一轮降息周期往往伴随着股市的上涨,而券商作为资金流动的“管道”,业务量自然水涨船高。
例如,2015年牛市期间,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券商利息收入激增;2020年牛市期间,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突破1.5万亿元,较熊市时期增长3倍以上,直接增厚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和利润;2021年全球IPO融资额创历史新高,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投行收入增长50%以上;2025年Q2,中国股票型基金规模同比增长30%,券商资管收入大幅增长。
回顾过去几轮牛市,券商板块通常先于大盘启动,且弹性大,涨幅也远超指数:
2007年A股牛市,上证指数上涨至6124点,券商板块平均涨幅超过500%,中信证券股价翻10倍;2014-2015年A股牛市券商板块率先启动,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龙头股涨幅超300%;2020年全球牛市,中信建投、东方财富等涨幅超200%。
这波港A股金融牛行情中,香港证券ETF堪称最锋利的矛,今日盘中净值再创历史新高,年内涨超58%。
自去年924以来,香港证券ETF(513090)飙涨153.85%,位居全市场断层第一。
作为全市场独家品种——香港证券ETF(513090)备受资金青睐,今年下半年资金净流入额125.18亿元,最新规模252亿元。
香港证券ETF成份股仅16只,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超89%,弹性大,支持T+0交易,费率0.2%/年,全市场最低。
除了券商,另外一个板块--科技创新,也是牛市大赢家之一,原因是流动性宽松,本就非常利好科技创新板块,像目前最热门的半导体、AI、创新药、机器人等。
芯片ETF易方达(516350)今日上涨,年内涨幅11.27%,位居同指数第一。
芯片ETF易方达聚焦AI芯片,权重股包括中芯国际、寒武纪、北方华创、海光信息等龙头公司,其费率0.2%/年,同类最低。
04 结语
在经济复苏+流动性宽松+政策支持+市场情绪回暖,四大因素共同推动之下,市场的“牛味”渐浓。
这种环境下,作为“先锋”的券商行业,有望持续迎来交易量增长、投行业务爆发、财富管理需求提升、杠杆资金涌入等多重利好,业绩与估值同步提升,形成“戴维斯双击”,并先于整体市场而动。
同样受益于此种市场环境的科技创新板块,也有望出现类似的表现,尤其是在AI等创新科技产业飞速发展,AI算力需求不断提升的当下。
或许,牛市不会永远持续,但在趋势未变之前,券商也好,创新科技也好,仍是投资者不可忽视的核心赛道。(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