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炼终成 “都”:宁波紧固件的光荣与梦想

在制造业版图中,紧固件虽微小却如工业 “关节” 般关键。宁波深耕该领域多年,从作坊起步到产业集群,书写了独特的产业传奇。

在制造业版图中,紧固件虽微小却如工业 “关节” 般关键。宁波深耕该领域多年,从作坊起步到产业集群,书写了独特的产业传奇。

1.萌芽与起步:从作坊到产业雏形

上世纪中叶,镇海农村出现农机修理厂类小作坊,生产简易螺丝、垫片服务本地农机维修,这是宁波紧固件产业的起点。

改革开放后,宁波凭借港口优势吸引外资与技术。上世纪 90 年代,镇海涌现大量家庭式紧固件工厂,利用二手设备生产低端标准件,以价格优势抢占国内市场,产业规模初步扩大。

21 世纪加入 WTO 后,宁波紧固件企业依托宁波港物流优势拓展国际市场。金鼎紧固件从建筑螺丝转型汽车紧固件,年供应吉利、比亚迪等车企超 2 亿件产品,同时为 FASTENAL 等国际企业供货,年出口额占其总产值的 45%。此时,宁波紧固件出口量已占全国总量的 18%,产业集群效应显现。

2.发展壮大: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

宁波紧固件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北仑、慈溪、镇海等地企业集聚。镇海区九龙湖镇是重要基地,现有紧固件企业 103 家,其中规上企业 32 家。2024 年,该镇紧固件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 35.9 亿元,占宁波的 39%、全国的 6.7%。拥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1 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3 家、高新技术企业 10 家,研发投入占比达 3.2%,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 1.5 个百分点。

全市层面,2024 年宁波紧固件总产量达 85 万吨,占全国 12.3%;总产值 420 亿元,出口额 21.6 亿美元,覆盖全球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产业集群使原材料采购成本降低 12%,物流效率提升 20%。

3.应用广泛:多领域的关键支撑

机械制造:宁波雪波特紧固件的组合螺钉占中高端自动化控制电器市场 92% 份额,年产能 1.2 亿套,采用 S45C 材质,断裂强度达 800MPa 以上,不良率控制在 0.03% 以内。

汽车产业:金鼎紧固件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的高强度螺栓,年供应量超 5000 万颗,耐疲劳次数达 10 万次以上,适配比亚迪、特斯拉等车型的覆盖率达 75%。

轨道交通:宁波某企业为高铁轨道系统研发的防松螺母,年应用量超 300 万套,在时速 350 公里工况下,松动率为零,已应用于京沪、沪昆等 12 条高铁线路。

新能源:台达和众紧固件为海上风电提供的防腐螺栓,采用锌铝共渗工艺,盐雾测试达 5000 小时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28%,年供应海上风电项目超 60 个。

石油化工:该企业符合 API 标准的高压螺栓,可承受 100MPa 压力和 - 50 至 300℃温差,在国内大型石化项目中的应用占比达 35%,年销售量 150 万套。

4.标准件与非标件:协同发展

标准件:宁波高端标准件中,10.9 级以上高强度螺栓占比达 65%,不锈钢 316L 产品出口量占全国 22%。某企业通过全自动光学筛选系统,将产品尺寸精度控制在 ±0.01mm 内,实现连续 36 个月零客诉。2024 年,宁波标准件出口额 13.8 亿美元,同比增长 9.2%。

非标件:2025 年上半年,宁波紧固件出口额同比增长 18.6%,其中非标件订单占比 32.3%。北仑某企业新增设备后,非标件交期从 25 天缩短至 17 天,年产能提升 40%,产值增长 2800 万元。但非标件研发成本比标准件高 35%,某企业为核电项目定制的特种螺栓,历经 12 轮测试才达标,单套研发费用超 80 万元。

5.挑战与机遇:向高端迈进

挑战:宁波紧固件企业中,仅有 18% 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高端冷镦设备 80% 依赖进口,设备采购成本比国产高 3-5 倍;技能人才缺口达 2.3 万人,导致部分企业产能利用率仅 78%。

机遇:政策方面,九龙湖镇 52 家区级以上研发中心中,90% 属紧固件企业,金鼎的市级研究院年研发投入超 1500 万元,获专利 46 项。新兴产业带来需求,预计 2025 年宁波新能源汽车紧固件市场规模将达 45 亿元,5G 基站用特种紧固件需求年增 30%。智能化改造加速,全镇已有 35% 企业引入 MES 系统,生产效率提升 25%,能耗下降 18%。

未来,宁波紧固件产业需紧抓机遇,破解瓶颈,向全球高端紧固件基地迈进。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