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板块大爆发,还有可布局的方向没?

科技板块大爆发,还有可布局的方向没?

股市的行情,总是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中上涨。

最近A股市场的暴涨,可能出乎不少人的“意料”。尤其是以“芯片”“AI”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大爆发,更是让不少年初“看空”或“轻仓”的朋友直呼“腿都拍红了”。当科技主线已然成为市场共识,一个问题随之浮现:在科技板块高歌猛进的当下,还有没有“估值更低、潜力更大”的布局方向?

还真有!

最近,给不少的朋友推荐了恒生科技ETF(场内:513130;场外A类:015310;场外C类:015311)。看重的就是其目前还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产品信息:image.png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22。

一、恒生科技,配置价值明显

提到科技板块的投资价值,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A股的芯片、半导体或AI应用公司。但若将视角拉宽,会发现恒生科技板块与人工智能产业关系非常密切。

恒生科技指数(HSTECH.HI)选取港股市场中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好的30家科技企业,成分股覆盖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关键环节:算力底座、应用落地、硬件生态,堪称AI时代的“全产业链参与者”。

恒生科技指数行业构成:image.png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22,恒生二级行业。

1. 算力底座:芯片制造的“隐形冠军”

人工智能的爆发离不开底层算力的支撑,而恒生科技指数中的半导体企业正是全球算力供应链的核心环节。

中芯国际(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2025年二季度数据显示,其14nm以下先进制程良率提升至95%,华为昇腾系列AI芯片的部分产能由其支撑。随着全球AI算力需求激增(预计2025年AI芯片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美元),中芯国际作为国产替代的关键企业,订单量持续增长。image.png

2. 应用落地:互联网巨头的“AI赋能”

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变现,最终要通过具体场景落地,而恒生科技指数中的互联网龙头正是AI技术应用的主力军。

腾讯(混元大模型接入超500个应用):其AI大模型已深度嵌入微信、游戏、广告等业务。例如,微信搜一搜通过AI优化搜索结果,点击率提升20%;游戏业务通过AI生成NPC对话,玩家留存率提高15%。

阿里巴巴(通义千问企业版渗透率突破30%):阿里云的AI工具被超百万中小企业用于智能客服、供应链优化,企业客户效率平均提升30%。

美团(AI外卖调度系统效率提升40%):通过AI算法优化骑手路径规划,单均配送成本下降15%,同时推动即时零售业务增长(2025年上半年GMV同比增长25%)。

恒生科技前10大重仓股:image.png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22,恒生二级行业。

3. 硬件生态:智能终端的“全球供应商”

人工智能的最终载体是硬件设备,而恒生科技指数中的消费电子与光学企业正是全球智能终端的重要供应商。

小米集团(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三,SU7 Ultra智能汽车预售订单破10万):其智能生态链覆盖手机、家电、汽车,2025年AIoT设备连接数超6亿台,通过AI实现设备间的智能联动(如“小爱同学”控制全屋家电)。

舜宇光学(全球车载镜头市占率35%,AR/VR光学模组进入苹果供应链):为智能汽车(如特斯拉、蔚来)提供车载摄像头,为VR/AR设备提供光学镜头,2025年上半年车载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40%。image.png

这些企业不仅受益于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更通过技术升级切入全球科技产业链(如小米汽车进入欧洲市场,舜宇光学供货苹果Vision Pro),兼具“内需韧性”与“全球弹性”。

二、恒生科技,仍处“价值低洼”

判断一个板块是否值得布局,除了看产业前景,更要看“价格是否划算”。而恒生科技指数当前的估值水平,用“便宜”形容毫不夸张。

截至目前,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TTM)仅21.77倍,处于近5年的23.46%的历史分位数(即比过去76%的时间都便宜)。

恒生科技市盈率:image.png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22。

横向对比来看,恒生科技的估值优势明显。

各科技指数市盈率对比:image.png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22。

更关键的是,这种“低估值”并非源于基本面恶化,而是与成分股的业绩增速形成鲜明反差:

根据各公司2025年半年报,不少的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快速增长:小米集团增长146%、腾讯音乐增长115.85%、哔哩哔哩增长115.47%......

最近,美联储将降息的消息,进一步提振了美股市场。

三、还在空仓的,可以这样配

当前的科技板块行情,既充满机遇,也不要忽视风险。一方面,AI商业化、半导体国产替代等逻辑持续兑现,板块中长期向上趋势明确;另一方面,短期市场情绪过热可能导致回调(如部分概念股估值透支业绩)。

因此,“不空仓,不满仓”是更理性的选择——既保持对科技主线的参与,又为可能的波动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对于尚未布局科技板块的投资者,建议采取“先半仓,再回调加仓”的配置策略。

在具体标的的配置策略方面,可以采取“宽基+主题”的配置策略。

恒生科技ETF(场内:513130;场外A类:015310;C类:015311)可作为“主题”方向重点进行配置。

若市场出现回调,则可以采用分批加仓的配置方法。

从恒生科技ETF最新的规模变化,也可以看出:市场资金在持续加仓该方向!image.png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22。

对于具体选择哪类份额,也是有讲究的。

场内(513130):适合交易型投资者,流动性好,买卖效率高,可捕捉短期行情。

场外A类(015310):管理费0.5%/年+托管费0.1%/年,持有超1年赎回费为0,适合长期持有或长期定投(如1年以上)。长期复利效应下,费率优势更为明显。

场外C类(015311):管理费0.5%/年+托管费0.1%/年,但销售服务费0.25%/年,持有超30天赎回费为0,适合短期配置(如1年内)。

$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QDII-ETF)(OTCFUND|513130)$

$贵州茅台(SH600519)$

$腾讯控股(HK|00700)$

#炒股日记#

#复盘记录#

#股市怎么看#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