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动荡+AI导入缓慢等共同导致美股应用软件板块年初以来的疲软,“AI消灭软件”的论调更是使得市场举步维艰,中信证券判断,所谓的AI威胁更多停留于叙事层面,缺乏基本的逻辑和常识支撑。结合宏观预期、AI进展等因素,中信证券判断美股软件板块当下面临的市场特征和2024H2较为相似,降息+关税落地带来的宏观预期的企稳,以及AI收入的逐步体现等,将使得美股软件板块复制2024H2的反弹走势,并成为美股市场下半年表现最好的子板块之一。在结构上,中信证券优选当下市场预期计入严重不足的应用软件板块,并关注基础软件、信息安全中的高成长个股。
▍报告缘起:
伴随近期GPT5等行业SOTA算法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以及AI初创企业收入指标的改善,美股应用软件板块持续大幅回调,典型代表公司市值均大幅缩水,市场将其归为AI时代的失败者,而这种下跌亦开始逐步扩散至基础软件等领域。中信证券判断,美股应用软件板块年初以来,以及近期的疲弱表现,主要是宏观、产业等多因素导致的结果,而近期的AI叙事更是在短期放大了市场的担忧,以及相关个股超调。在本篇专题报告中,中信证券将主要结合学术论文研究,以及美股代表性企业的经营实践,就如下问题展开讨论:1)美股应用软件走弱、“AI吞噬软件”叙事发酵的底层原因与持续性;2)中期维度,AI将如何影响软件产品形态、市场竞争格局、行业价值分配结构等。
▍应用软件调整:宏观扰动、AI部署周期、AI叙事等多重因素叠加。
中信证券认为,年初以来美股应用软件板块走势疲弱的主要原因包括:
1)高波动环境抑制企业传统软件支出+短期经济滞胀风险共同形成压制。中信证券认为美国企业软件开支已经步入复苏周期,然而根据LSEG数据(含一致预期),14家美股主流AI应用软件公司CY2025Q2营收指引平均超预期幅度仅有0.8%,表明传统软件支出受到了上半年高波动环境的抑制,同时近期市场对美国经济滞胀担忧的加剧亦对软件板块造成压力。
2)初创企业加速布局应用端,传统厂商稳步推进。传统软件企业AI Agent等产品从研发到规模部署、商用的传导需要数季度以上的时间,上半年AI相关收入未明显体现,而上半年初创AI企业收入在较低基数下实现收入端快速增长,如AI编程产品Cursor的ARR增长至2025年5月的5亿美元。
3)“AI吞噬软件”叙事发酵。AI算法积极进展,以及算法公司开始加大应用端布局力度等,导致市场对传统软件企业的担忧升温等。
▍AI算法进展:距离AGI仍有漫长距离。
根据各公司官网,中信证券发现,2025年以来,海外大模型行业平均迭代速度由此前的6个月一代提升到了约4个月一代;而从智能程度上来看,中信证券认为尽管每一代新款旗舰模型的智能水平提升幅度较2023年有所下降,但是总体依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根据Artificial Analysis官网,头部大模型在通用推理测试、学术推理测试和数学测试中均有不错表现,其中学术推理场景7款头部大模型的平均得分达85.6%,而人类专家的平均得分仅为69.5%。而在最难的AGI能力测试Humanity's last exam中,7款头部大模型的平均得分为20.3%,表明模型能力仍有显著进步空间。而在实践中,中信证券认为,即使在最成熟的编程场景,头部大模型也只能协助解决难度较低问题,无法完成系统设计、开发新功能等创新性任务。
根据各公司官网,尽管7款头部大模型在编程测试SWE-Bench Verified平均得分达70.4%,但根据Epoch AI官网,SWE-Bench Verified测试对于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而言,其中39%的问题处理所需时间为少于15分钟,即“微不足道的更改”,修改代码行数少于20行;仅有9%的问题处理所需时间大于1小时。
▍AI如何影响软件板块:数据+行业知识构成应用软件核心壁垒,AI时代基础软件、信息安全新增需求持续涌现。
中信证券认为,AI时代企业软件商业模式是供需双方互相价值认可的结果,AI时代混合定价(即多种收费模式混合)占比将不断提升。根据《The state of B2B monetization in 2025》(Kyle Poyar,2025),该报告统计的240家样本企业中,采用混合定价收费的公司占比从2024年的27%快速上升至41%。而从产业发展趋势看,中信证券认为AI对应用软件、基础软件和信息安全软件将产生不同的影响:
1)应用软件板块,数据+行业知识仍是核心壁垒,具备“高质量数据+行业知识”壁垒行业市场集中度预计将不断提升,如ERP、CRM和HCM等业务逻辑复杂的行业;
2)基础软件板块,考虑到任何AI负载落地都需要数据统一与治理,向量检索与特征供给,以日志为代表的更高频、更复杂的运行时遥测,因此AI商业化有望率先拉动“数据层+运维层”的基础软件;
3)信息安全板块,中信证券认为AI建设过程中带来的负载保护、数据泄露保护以及端点保护需求也促进了基于AI的安全运营需求。
▍后续展望:2025H2走势大概率复制2024H2。
中信证券判断,当下宏观环境、板块业绩周期和2024H2较为相似,具体分析如下。
1)宏观预期:伴随近期就业数据的走弱,CME利率期货市场显示,9月份降息料将是大概率事件,同时关税框架亦基本趋于清晰,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在显著降低,由此中信证券预计企业客户在上半年受抑的IT支出有望在下半年逐步释放出来,从而推动软件企业传统业务的稳步回升。
2)AI进展:AI Agent等产品自去年Q4推出以来,经历了2~3个季度的产品导入、验证之后,中信证券预计部分企业将逐步进入规模部署阶段,并相应带来一定的收入体现,Q3/Q4将是一个可能的时间点,而10月份的Q3财报或是最佳的观察窗口(体现于Q3财报或者财报中的指引部分)。
▍风险因素:
美联储降息预期落空风险;AI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私有数据相关的政策监管风险;全球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欧美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AI存在潜在伦理、道德、侵犯用户隐私风险;企业数据泄露、信息安全风险;行业竞争持续加剧风险等。
▍投资策略:
结合宏观预期、AI进展等因素,中信证券判断美股软件板块当下面临的市场特征和2024H2较为相似,降息+关税落地带来的宏观预期的企稳,以及AI收入的逐步体现,将使得美股软件板块复制2024H2的走势,成为美股市场表现最好的子板块之一。在结构上,中信证券优选市场预期计入严重不足的应用软件板块,并关注基础软件、信息安全中的高成长个股。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8月22日发布的《前瞻研究行业美股软件板块专题报告—美股软件板块困境何时反转?》报告,分析师:陈俊云 S10105170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