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 焊盘:电子连接的关键基石,市场高速增长

据GIR (Global Info Research)调研,按收入计,2024年全球PCB焊盘收入大约77.2百万美元,预计2031年达到144百万美元,2025至2031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9.6%。

在印制电路板(PCB)的核心架构中,焊盘(Pad)与接触垫(Contact Pad)是搭建电子元件与电路板之间电气连接的关键结构,堪称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的 “桥梁”。这类焊盘大多以铜为基础材质,为进一步提升其导电性与耐腐蚀性,通常会经过镀锡或镀金等工艺处理。根据应用方式的差异,焊盘可细分为引脚焊盘、表面贴装焊盘和通孔焊盘三大类:引脚焊盘专门用于焊接带引脚的电子组件,表面贴装焊盘则适配表面贴装技术(SMT)安装的元件,通孔焊盘则在需要贯穿电路板实现连接的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焊盘的设计需综合考量形状、尺寸、布局等多方面因素,只有精准把控这些细节,才能确保焊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为电子设备的高效运转筑牢基础。​

从市场发展态势来看,全球 PCB 焊盘市场正以强劲的势头高速增长。据 GIR (Global Info Research) 调研数据显示,按收入计算,2024 年全球 PCB 焊盘收入大约达到 77.2 百万美元,预计到 2031 年这一数值将飙升至 144 百万美元,在 2025 至 2031 年期间,市场年复合增长率 CAGR 高达 9.6%。这一亮眼的增长趋势,背后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新能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LED、位置传感器、功率模块等下游应用领域对 PCB 需求的持续扩张,以及电子设备朝着小型化、高精度方向发展对优质焊盘需求的不断增加,多重因素共同推动着全球 PCB 焊盘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

image.png

重点关注全球PCB焊盘市场的主要企业,包括:贺利氏、 Ametek Coining、 LionCircuits。

从产品类型划分,PCB 焊盘主要依据材质分为铜、铝、金以及其他类型。铜材质焊盘因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延展性且成本相对适中,成为目前市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类型,几乎覆盖了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绝大多数领域;铝材质焊盘重量较轻,在对设备重量有严格限制的航空航天电子设备、便携式电子设备等场景中有着特定的应用;金材质焊盘则拥有极佳的导电性、耐腐蚀性和稳定性,主要用于对连接性能要求极高的高端领域,如精密传感器、医疗电子设备等;其他类型的焊盘多为采用合金等特殊材质制成,用于满足某些特殊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在市场中占据较小份额。​

在下游应用领域,PCB 焊盘的需求主要集中在 LED、位置传感器、功率模块以及其他领域。在 LED 领域,无论是 LED 照明产品还是 LED 显示设备,其内部 PCB 都需要大量焊盘实现 LED 芯片与电路的连接,随着 LED 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对 PCB 焊盘的需求也在稳步增长;位置传感器领域,位置传感器的高精度运作依赖于稳定的电气连接,PCB 焊盘作为关键连接部件,直接影响传感器的探测精度和稳定性,随着自动驾驶、智能穿戴等领域对位置传感器需求的爆发式增长,PCB 焊盘在该领域的需求也随之大幅增加;功率模块领域,功率模块承担着电力转换与控制的重要任务,其内部 PCB 上的焊盘需要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性,以应对高功率工作环境,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功率模块需求激增,进一步带动了 PCB 焊盘的市场需求;此外,在工业控制设备、通信设备等其他领域,PCB 焊盘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为市场增长提供了持续动力。

数据来源:环洋市场咨询(Global Info Research)出版的《2025年全球市场PCB焊盘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研究报告》

查看更多内容或申请样本:https://www.globalinforesearch.com.cn/reports/2307215/pcb-bond-pads

报告作用:了解PCB焊盘市场规模和发展动向
掌握政策:政策引领PCB焊盘行业发展,阻力企业市场布局
规避风险:PCB焊盘竞争对手SWOT分析,投资成本,利润分析,洞察未来发展趋势
洞悉行情:PCB焊盘历史数据+预测数据涵盖11年数据,全方位布局掌握市场动态走势
提升效益:分析PCB焊盘上下游的市场机会帮助企业寻求效益突破口

出版商:广州环洋市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微信/电话: 176 6505 2062
邮箱:report@globalinforesearch.com
中文官网:https://www.globalinforesearch.com.cn
英文官网:https://www.globalinforesearch.com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