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增长率下:中小企业如何抢占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市场?

2024年全球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收入大约286百万美元,预计2031年达到432百万美元,2025至2031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2%。

中文有二维码.jpg

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堪称半导体制造流程里的关键 “魔术师”,借助等离子体的神奇力量,对半导体材料或器件的表面实施精准 “雕琢” 与改性。其运作机理为:在特定的真空或低压环境下,通过电场或射频等手段,将气体电离成等离子体状态,其中富含高活性的离子、电子、自由基等粒子。这些高能粒子与半导体表面相互作用,能实现诸如清洗表面污染物、刻蚀精细图案、增强表面附着力、改变表面化学性质等功能。相较于传统的湿法处理工艺,该设备具有处理精度高、污染小、与半导体制造工艺兼容性佳等显著优势,且凭借紧凑的体积与灵活的操作特性,能够无缝嵌入各类半导体生产线,从芯片制造的前端晶圆加工,到后端的封装测试环节,都离不开它的助力,是保障半导体产品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核心装备之一 。

全球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市场:规模扩张与稳健前行

image.png

依据 Global Info Research(环洋市场咨询)发布的《2025 年全球市场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研究报告》所示,以收入为衡量标准,2024 年全球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市场斩获约 286 百万美元的收入。在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下,随着芯片制造工艺持续向精细化、高性能化迈进,以及半导体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该市场呈现出稳定上扬的增长曲线。展望至 2031 年,全球市场收入有望攀升至 432 百万美元,在 2025 至 2031 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维持在 6.2%。此份报告统计维度跨度长达 11 年,囊括 2020 至 2024 年详实的历史数据,以及 2025 至 2031 年极具前瞻性的预测数据,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了市场规模、厂商产品特性等关键要点,为洞察行业风云变幻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依据 。

产品类型细分 —— 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的类别剖析

依据产品类型,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主要可划分为以下两大阵营:

  • 低压 / 真空等离子设备:这类设备通常在低气压环境下运作,一般气压范围处于 10⁻³ 至 10 Pa 之间。在如此低压条件下产生的等离子体,离子能量与密度能够得到精准调控,进而实现极为精细的表面处理。例如,在芯片制造过程中,利用低压 / 真空等离子设备可对晶圆表面进行超精密刻蚀,精确去除微小区域的材料,构建出纳米级别的电路图案;还能对芯片封装前的引脚进行清洗与活化处理,极大提升焊接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其优势在于处理精度极高,能满足半导体制造对超精细加工的严苛要求,在高端芯片制造、先进封装等领域应用广泛 。
  • 大气等离子设备:大气等离子设备则在常压环境下作业,具有操作简便、处理速度快的突出特点。它通过特殊设计的等离子喷枪,在大气环境中直接产生等离子体,并将其引导至半导体材料表面。在半导体制造的某些环节,如对引线框架进行表面预处理时,大气等离子设备能够快速去除表面的油污、氧化物等杂质,同时增加表面粗糙度,显著提高后续芯片粘接的牢固程度;在一些对处理精度要求相对没那么高,但对处理效率有要求的场景,像消费级半导体产品的批量生产中,大气等离子设备便能发挥其高效、低成本的优势,实现快速、大规模的表面处理作业 。

应用领域拓展 —— 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的多元场景

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的下游应用紧密围绕半导体产业需求,主要聚焦于以下关键领域:

  • 芯片粘接:在芯片与基板或封装载体进行粘接的过程中,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它能有效去除芯片和基板表面的污染物、氧化层,使表面呈现出高活性状态,增强两者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大幅提高粘接强度;另一方面,通过调整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优化粘接材料(如胶水)在芯片与基板表面的润湿性,确保粘接的均匀性与可靠性,避免出现虚接、脱粘等问题,为芯片在各类电子设备中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
  • 引线框架:引线框架作为连接芯片与外部电路的桥梁,其表面质量对芯片性能影响重大。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可对引线框架表面进行清洗、粗化以及金属化处理。清洗能去除制造过程中残留的杂质,粗化能增大表面积,提升后续镀层的附着力,金属化处理则能改善其导电性能,确保信号在芯片与外部电路间高效、稳定传输,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分立器件等半导体产品的封装环节 。
  • 其他应用:除上述主要应用外,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在半导体制造的诸多环节均有涉足。例如,在晶圆制造过程中,用于去除晶圆表面的光刻胶残留,避免残留光刻胶对后续工艺造成干扰;在半导体传感器制造中,通过对敏感元件表面进行等离子处理,优化其对特定物质或物理量的感知性能;在 MEMS(微机电系统)器件制造中,实现微结构表面的精确刻蚀与改性,以满足 MEMS 器件对微小尺寸、高精度、高性能的要求,为半导体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

市场驱动要素 —— 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增长动力溯源

全球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市场能够稳健增长,背后是多方因素共同发力的结果。首先,半导体产业整体呈现出持续扩张态势,5G 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崛起,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刺激晶圆厂、封测厂纷纷加大产能投入,直接带动了对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的旺盛需求;其次,随着芯片制造工艺朝着 7 纳米、5 纳米甚至更先进制程不断演进,对半导体材料表面处理的精度、一致性和可靠性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凭借其卓越性能,成为满足这些要求的不二之选,市场空间得以持续拓展;再者,环保意识的增强促使半导体制造企业逐渐摒弃污染较大的传统湿法处理工艺,转而青睐更为绿色环保的等离子处理技术,进一步推动了该设备在行业内的普及应用;此外,设备制造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性能更优、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新型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也为市场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

行业主要参与者 —— 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核心企业巡礼

全球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的主要企业包括 Nordson、PVA TePla、Panasonic、深圳市奥坤鑫科技、深圳市东信高科自动化设备、Vision Semicon、Yield Engineering Systems、深圳市诚峰智造有限公司、Tantec、FARI、Samco、PINK GmbH Thermosysteme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市场布局等方面各展所长,部分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在高端低压 / 真空等离子设备领域占据领先地位;部分企业依靠灵活的市场策略与高性价比产品,在大气等离子设备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它们共同构成了全球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市场的竞争格局,推动着行业不断向前发展与变革 。

未来前景展望 —— 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发展蓝图

总体而言,全球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市场正处于稳步上升的发展轨道。随着半导体产业持续向纵深方向发展,对设备的性能、功能多样性以及与新兴工艺的适配性将提出更高层次的需求。未来,设备制造商需在技术创新(如开发新型等离子体产生与控制技术、提升设备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成本控制(降低设备制造成本与运行能耗)以及产品定制化服务等方面持续深耕,以契合半导体制造行业快速变化的需求。可以预见,在 2025 至 2031 年的预测期内,凭借 6.2% 的年复合增长率,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市场将持续为半导体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不仅助力半导体产品性能实现质的飞跃,也为自身市场参与者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成为半导体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力量 。


查看更多内容或申请样本:https://www.globalinforesearch.com.cn/reports/2501480/plasma-surface-treatment-equipment-for-semiconductor

 

 

报告作用:了解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市场规模和发展动向

掌握政策:政策引领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行业发展,阻力企业市场布局

规避风险: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竞争对手SWOT分析,投资成本,利润分析,洞察未来发展趋势

洞悉行情: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历史数据+预测数据涵盖11年数据,全方位布局掌握市场动态走势

提升效益:分析半导体用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上下游的市场机会帮助企业寻求效益突破口

 

出版商:广州环洋市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微信/电话: 176 6505 2062

邮箱:report@globalinforesearch.com

中文官网:https://www.globalinforesearch.com.cn

英文官网:https://www.globalinforesearch.com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