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前夜!订单正大规模落地

稳了

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股价大涨近14%,特斯拉带飞机器人板块!

这股气势,今天也吹到大A。

今日机器人概念异动拉升,带动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上涨,年内涨幅37.17%,居同类第一。

机器人板块的强势表现,既有消息面的刺激,如特斯拉Optimus V3定型量产在即,又如近期国内机器人厂商陆续斩获大单,也有基本面的持续向好,还有股市牛味浓烈,流动性预期向好等因素。


01、突破性进展


人形机器人板块的走强,首先源于核心消息面:技术突破与产业加速。

本月9号,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最近的All-In峰会上透露,其Optimus(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最新进展。他表示,正在设计的第三版Optimus(V3) 将重点解决手部灵活性、搭载更强大的AI大脑,并有望实现量产。

马斯克甚至将Optimus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产品”,并认为三个优势是特斯拉持续领先的关键。

如灵巧手技术。

Optimus V3的手部设计是突破重点,旨在实现与人类基本相同的灵活性。其每只手非常复杂,每条手臂集成了26个执行器,通过“前臂集成驱动”等方案来提升灵活性并缩小体积。这意味着机器人能完成更精细的任务,这是其走向实用化的关键一步。

又如AI大脑升级。

新一代的AI5芯片计划为Optimus提供强大算力支撑。据称其算力可达AI4的8倍,内存容量提升9倍,带宽提升5倍,通过硅片级优化使推理性能较AI4提升40倍。这将极大增强机器人的环境感知、自主决策和复杂任务执行能力。

还有量产目标与成本控制。

马斯克提出了雄心勃勃的量产目标和成本控制计划。他期望在年产量达到100万台时,Optimus的边际生产成本能控制在约2万美元/台。尽管其AI芯片本身的成本就可能达到5000或6000美元甚至更多,且当前供应链仍需完善,但此目标展现了特斯拉推动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的决心。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正带动上游核心零部件和解决方案供应商的业绩增长。

以特斯拉为例,Optimus的量产计划,报道称2025年计划生产超1000台,2026年目标飙升至5万台。

这对于国内产业链而言,是重大机遇,因为中国已具备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制造能力,其中不少供应商已经成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准”供应商。

其中包括灵巧手执行器与传感系统,也包括精密控制电机模组、触觉传感器、以及可能涉及的腱绳+保护套管解决方案的需求,还包括其他核心零部件,如减速器、丝杠、电机、传感器等,这些都是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的高价值和高技术壁垒部分。

当然,还有AI与系统集成,国产公司也在多模态大模型和机器人系统研发上取得进展。甚至比较核心的AI芯片与算法,特斯拉自研AI5,国内AI公司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相关的合作机会。


02、大单陆续落地


虽然人形机器人距离大规模量产还需要一些时间,但投资者可以从一些公司的业绩上捕捉到前瞻信息。

从2025年中报业绩来看,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已显现出清晰的成长轨迹。

例如,整机厂商正从研发投入走向小批量交付。特斯拉Optimus年产能已提升至万台级别。

国内优必选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85%,其中Walker X机器人签约订单超2000台,主要应用于教育、展厅场景。

核心零部件厂商中,绿的谐波2025H1谐波减速器营收同比+180%,毛利率回升至45%;双环传动RV减速器在国产厂商中市占率超50%;汇川技术伺服产品线机器人业务收入同比+130%,新一代空心杯电机已送样特斯拉;奥比中光3D视觉传感器批量供货多家机器人厂商,上半年出货量超10万套。

从应用场景和订单方面反馈的信息看,也有不少利好。

另外,工业领域中的汽车整车厂,已开始采购人形机器人用于总装线作业,单台可替代1.5-2个人工,投资回收期缩短至2-3年;商用服务领域中的酒店、医院、餐厅的机器人渗透率提升至15%,服务型机器人市场规模同比增长90%。

更令产业界振奋的是,人形机器人各家厂商正陆续斩获大单。

如优必选再次斩获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单笔订单,获得某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智元机器人,以3101 万元中标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级平台采购项目,此前智元7 月以7800 万元拿下中移动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订单;

智平方与惠科股份旗下慧智物联签署三年战略协议,将在全球基地部署超1000 台AlphaBot 2,覆盖仓储、装配、质检全工序,单案价值或达5 亿元,刷新人形机器人商业纪录;

北京亦庄机器人与孵化自智源院的星源智签署战略合作,依托政府平台+顶尖多模态大模型,在消费、工业、服务三大领域落地餐饮、酒店、养老、园林等五大场景,构建“研发—场景—产业”闭环并探索机器人4S 店,三年锁定5亿元具身智能大单。

尽管人形机器人要走向千厂万店、千家万户,尚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但从订单的增长上看,颇有“早已蜻蜓立上头”之势。


03、另一重大催化因素


对于人形机器人这类热度非常高,同时又是拥有广阔成长空间的科技行业,市场气氛、流动性方面同样是板块走势的重大影响因素。

一般而言,牛市气氛、活跃的交易以及潜在的宽松货币环境,都会为这个需要大量研发投入和长期发展的行业提供了“温室”。

总的来看,当前的市场环境对人形机器人产业是较为有利的。

例如,A股持续向好,交易额放大,资金风险偏好上升,更愿意投向人形机器人这类成长空间大、但又未有大规模业绩兑现的赛道;市场流动性充裕,活跃的交投也便于大资金进出,也有利于人形机器人企业市场融资、再融资。

更为重要的一个短期落地的因素,是美联储降息,这会引导全球流动性改善,成长股估值压制缓解,也可能为国内货币政策提供更多空间,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这些因素,都在推高板块及个股估值。市场资金,也对人形机器人赛道表现出很大的配置意愿。

一级市场方面,2025年前8个月,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总额超320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超10亿元级融资达5起。红杉资本、高瓴创投等头部机构密集布局核心零部件企业,如灵巧手厂商“星动科技”B轮融资达8亿元。

二级市场方面,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获资金疯狂抢筹,上周“吸金”19.87亿元,稳居机器人赛道第一,年内资金净流入额78.03亿元,最新规模达87.92亿元,较年初暴增48.67倍。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还有多个“第一”,跟踪国证机器人指数的ETF中,规模第一(大);成份股聚焦于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及其他机器人产业相关领域,涵盖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石头科技等细分领域龙头,“人形机器人”含量占比超77%,居同类第一。

自2025年4月10日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修订以来,其累计收益率41.52%,同期中证机器人指数收益率为33.86%。 


04、结语


毫无疑问,人形机器人产业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资本涌入的多重驱动下,正经历从“概念”到“量产”的关键转变,特斯拉Optimus的最新进展、国内厂商陆续斩获巨额订单,无疑为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

当然了,因为是新兴领域,产业链上的公司(或者是具体的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还无法像成熟产业的公司那样,有详尽的财务数据可供投资者跟踪和参考,理论上也容易产生估值泡沫。

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呢?

当然是尽可能关注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具备深厚技术积累和客户验证能力的公司,或者留意与特斯拉供应链关联度较高的企业,以及其在灵巧手、AI大脑等最新技术突破中可能受益的标的,它们更可能伴随行业成长而持续受益。

简单说,就是选择好公司,又或者,选择好公司的集合。

例如,可考虑通过投资机器人主题ETF来分散个股风险,一键布局整个产业链。

场内场外都有选择,例如场内的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场外投资者则可以通过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联接(A/C:020972/020973)。

总结下来,人形机器人赛道长期成长空间巨大,并且已经涌现出一批好公司,这是一个既有企业阿尔法,又大时代(AI产业如火如荼)贝塔的赛道。

更重要的是,这个赛道当前仍处于早期阶段,只要始终坚持三好原则--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始终聚焦核心技术壁垒和产业化进度,做理性投资,就有机会掘金于人形机器人这座超级“金矿”。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