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康方生物,大涨后,依然严重低估的老牌医药龙头,随时爆发

在石药近期上市的产品里,最有看点的当属治疗精神分裂的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1M),国内的销售峰值至少50亿,如果算上海外的潜在潜力,整体峰值达60亿美金也不是不可能。

“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976原创文章”

在《价值事务所》昨天的文章中,所长简单介绍了石药的一些管线,也提到其后续管线的看点非常多,不出意外,从今年起便是石药管线开始兑现的大年。

今天我们继续介绍石药的一些潜力管线,也对上一篇文章给大家留的一个小尾巴进行说明。

上一篇文章中讲到,在石药近期上市的产品里,最有看点的当属治疗精神分裂的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1M),国内的销售峰值至少50亿,如果算上海外的潜在潜力,整体峰值达60亿美金也不是不可能。

石药“新型制剂”这个板块的产品绝对可以称得上个个皆爆款,为什么这样说呢?

在《价值事务所》之前的文章中所长提到了健康元流感创新药玛帕西沙韦的干混悬剂,在所长看来,这个干混悬剂其实比胶囊更有前途。

为什么这么讲呢?

嗯,当你真的能明白这点,你就能明白为什么所长让大家注意石药的“新型制剂”板块。

这其实也是很多投资者乃至制药企业最容易忽视的一个误区。很多人都认为新靶点、新药才叫创新,但要所长说,这是一种最笨的创新,费力不讨好max。

那四两拨千斤的创新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剂型创新。比如健康元的流感药,流感最重要的重灾区,尤其是小孩,因为小孩的免疫系统没发育成熟,一旦感染就很容易发展为高热、咳嗽,甚至出现肺炎、脑炎等并发症,而且孩子也不愿意吃药,哪怕是胶囊都不愿意吃。

健康元的这款混悬剂就是基于这一临床痛点进行了一些专属设计,一方面通过不断的口感调试以及溶出性能的研究,达到了接近儿童喜爱的“甜味饮料”体验(请注意,是饮料哦),可以显著提升孩子对用药的接受度;另一方面又支持按体重精准分装及灵活调整剂量,便于基层医生开具以及家长按龄使用。

这样的创新花不了多少钱,但可以大大提高孩子对药物的接受度,从而为公司创造更可观的营收。

同样的道理,现如今减肥药从注射往口服转,疫苗从注射往鼻喷发力,不少速效药从口服/注射改为舌下,核心目的都是通过剂型的创新创造更可观的收益。

如果大家也对所长看的企业、行业专家交流纪要感兴趣,可以加入《价值宝库》查看。《价值宝库》是所长团队精心打造的投研资料库,每天会上传100+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一手调研纪要,此外还有各种研报、突发/热门事件分析、宏观政策及市场解读等内容。总之,只要是对咱们有用的,所长能找到的,都会上传到里面。

这里所长也稍微透露一下,健康元的玛帕西沙韦胶囊快上市了,虽然这药不错,但国内销售峰值所长只能拍到10亿,混悬剂所长却可以看到30亿,所以你看,剂型的创新是不是更值得我们关注一点?

01价值事务所石药的两大超级爆款

绕了这么大半圈,现在我们绕回石药集团。

现如今市场对石药的关注基本都在那几款抗癌药上,如HER2 双抗、PD-1/IL-15以及HER3 ADC、B7H3 ADC、DLL3 ADC等,这些虽然也有看点,但都已经被市场看到了,这里所长讲几个没被市场看到的、既有潜力又很具启发性的产品。

第一个讲的就是前文提到的治疗精神分裂的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1M)。

这个世界抑郁症患者多,嗯,其实精神分裂患者也一样多,而且有趣的是,一般精神方面的疾病,女性会更偏向抑郁,男性会更偏向精神分裂或者躁狂。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站在中医的角度来讲,女性偏阴,阴就会更多内敛,所以精神方面出现疾病也就会更多向内收的状态演变;男性偏阳,阳自然就会更多发散,所以精神方面出现疾病也就会更多向外显的方向演变。

既然这个世界出问题了,男女精神相关的问题也基本是平等的,所以,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患者,也不要忽视越来越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注射剂的原研厂家是强生,早在2022年就在国内上市了,相应的仿制药国内也有上几个,可所长为何独独看重石药集团这一款呢?

答案就在于“石药集团”这个名头,因为石药集团在精神类疾病领域本就深耕多年,2025H1,神经系统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达到36.64%,半年有40、50亿收入,全年贡献近百亿。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点,其实创新药药好不好是一回事,能不能卖得好又是另一回事,好药还得配好销售才能真的卖爆。

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注射剂是一款非常好的精神分裂症药物,为什么呢?答案就在“长效”两个字上,接触过精神分裂病人的同学应当清楚,至少从西医的角度讲,这个病是无法根治的,只能终身吃药控制,一旦断药,用不了多久就会复发。

所长有接触过两位精神分裂症病人,一位复发三次,一位复发两次,都是因为自以为好了然后断药所致。

但想让一位病人一直吃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一方面,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忘记,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此外,最重要的是,精神疾病患者往往会“蜜汁自信”以为自己好了而停药。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精神相关的药物最好都往长效的方向去研发,石药的这款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注射剂注射一次可以管一个月,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自然就会好很多。

要所长讲,这肯定是一款爆款药,但是现在已上市产品的企业并没能卖出它应有的水平。如果石药的这款药能上,所长觉得很有可能在国内可以大放异彩。

根据所长的经验结合石药过往相似产品的销售业绩,所长大胆推测,这款药在国内的销售峰值会在50亿人民币以上,如果还能出海,不论是卖到日韩还是欧美去同原研厂家PK,按照石药的实力以及这款药本身的潜力(这款药在海外也没有卖出其应有的价值),60亿美元的峰值也是很可能的。

你看,石药自己都把这款药放在官网的重点在研新药项目中。

讲了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注射剂,所长再讲一款没被市场重视、位于“新型制剂”板块的潜在大爆品,即正处于临床二期的心脑血管用药注射用前列地尔脂质体。

这里所长先给大家科普一个背景。

注射用前列地尔脂质体其实相当于一款脂质体改良型新药,因为它的生物相容性、尺寸适当还有其可载药的疏水层和清水层等特性,可以说是目前高度通用的纳米颗粒,广泛用于药物递送。

相比普通的药物,经过脂质体改良的药物可以更持续有效且合理地释放,并保证了给药后纳米粒子可以有效地在病灶周围富集,提高安全性及有效性。

石药集团的纳米技术平台优势显著,已研发了包括纳米脂质体、白蛋白纳米制剂等多项核心递送技术,所以公司的脂质体相关改良药物较多,已上市的有米托蒽醌脂质体、伊立替康脂质体、多柔比星脂质体,销售情况都还不错。

前列地尔本来就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血管扩张药物,不过它的机理不是像肿瘤药物那样的主动靶向,而是被动靶向。当血管发生炎性病变时,内皮细胞间隙扩大到8-10µm,前列地尔流过时就会很容易穿过扩大的细胞间隙,产生沉积;当血管发生硬化,血管变得粗糙,前列地尔流经粗糙的血管表面时就会在粗糙的血管表面沉积;当血管发生痉挛、皱褶时,血管内皮表面的血液由层流变成湍流,流速由正常变为异常,前列地尔就会在皱褶处产生沉积。

让它变成脂质体以后呢,它就会随脂质油滴进行代谢、缓慢释放,从而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另外因为增加了药物的脂溶性,所以会减少其在肺脏中的失活,从而延长药效持续时间。

这对于需要利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的患者无疑是非常友好的,一方面前列地尔对血管有强烈的刺激性,而改成脂质乳剂型后就可以有效减少给药过程中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另一方面,脂质乳在血中的稳定性最高,在静脉给药过程中同样可以减少破乳,降低对正常血管的刺激;此外,脂质乳粒径为150-160nm,它能更好地通过血管壁,精准到达病变部位;增加了药物的溶解度和分散性,有助于药物在体内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正如健康元的流感药玛帕西沙韦改成混悬剂有更好的市场前景,前列地尔也是一样,虽然药不错,但如果改成脂质体剂型,又是石药来卖,这款药的国内销售峰值所长要看到100亿以上。

02价值事务所四两拨千斤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到一些震撼?全球有很多很好的老药,其实绝大多数老药的潜力都没有完全被开发出来,可能只需要稍微改一下剂型,马上就可以焕发新春,这对于一些药企而言也是相当友好的。

现如今因为集采的缘故,仿制药的利润在不断下滑,而新药研发风险巨大,低垂的果实又已经被摘完,新药开发越来越难、投入资金越来越高,全球的投资回报率都在不断走低,这个背景下,如果可以通过老药变新药的方式进行改良,其实可能是一种更好的创新。

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石药集团可能是一系列药企中做得最好的,不论是对于企业还是投资者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四两拨千斤的方法。

总之,石药集团确实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不论是正儿八经的正经创新药,还是前文提到的这些改良剂型,它的综合实力就是国内Top级别的,长期必然会受益于国内创新药行业的增长与进步。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