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预计2031年全球半导体用石英玻璃管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3.11亿美元

半导体用石英玻璃管是以高纯度石英(二氧化硅含量≥99.99%)为原料,通过熔融法或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制成的管状材料,具有耐高温(1200℃以上)、低热膨胀系数(0.5×10⁻⁶/℃)和优异化学稳定性等特性。其核心应用场景为半导体制

3个电话qy渐变质感直播课培训课程宣传横版海报__2025-01-17+11_02_35_副本_副本.png


半导体用石英玻璃管是以高纯度石英(二氧化硅含量≥99.99%)为原料,通过熔融法或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制成的管状材料,具有耐高温(1200℃以上)、低热膨胀系数(0.5×10⁻⁶/℃)和优异化学稳定性等特性。其核心应用场景为半导体制造中的扩散、氧化、退火等工艺环节,直接决定晶圆加工的良率与器件性能。

技术驱动逻辑:

先进制程(如5nm以下逻辑芯片、3D NAND存储)对工艺温度控制精度要求提升至±1℃,推动石英管纯度从4N级(99.99%)向5N级(99.999%)升级。

功率半导体(SiC/GaN)市场爆发,其高温工艺(1500℃以上)需专用石英管,带动耐高温材料需求年增12%。


 

第二、供应链结构与区域竞争

上游:高纯石英砂垄断格局

全球高纯石英砂产能集中于美国尤尼明(Unimin)、挪威TQC和中国江苏太平洋石英三家,2024年合计市占率达85%。其中,尤尼明通过专利技术控制5N级以上石英砂供应,中国厂商通过技术突破实现4N级产品自给率70%,但高端市场仍依赖进口。

中游:国际巨头主导,中国厂商崛起

全球半导体用石英玻璃管市场呈现“国际三强+中国群雄”格局:

国际厂商:Momentive Technologies(美国)、Heraeus(德国)、TOSOH(日本)占据高端市场,合计市占率62%,产品以合成石英管为主(纯度5N级以上)。

中国厂商:Pacific Quartz、Guolun Quartz等10家企业通过性价比优势占据中低端市场,2024年合计市占率28%,但合成石英管占比不足15%。

下游:晶圆厂扩产驱动需求

2024年全球12英寸晶圆产能达920万片/月,同比增14%,带动大尺寸石英管需求。中国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等企业扩产,推动本土石英管厂商收入年增20%。

第三、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

全球市场:稳步增长,技术升级主导

规模:根据QYResearch最新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市场销售额8.27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13.11亿美元,CAGR 6.9%(2025-2031)。

结构:合成石英管占比从2020年的38%提升至2024年的45%,天然石英管因成本优势仍占55%。

区域:北美(32%)、日本(28%)、中国(25%)为前三大市场,欧洲占比15%。

中国市场:政策驱动,进口替代加速

规模: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约2.07亿美元(按全球占比25%估算),预计2031年达3.28亿美元,全球占比提升至25%。

政策: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目标,对高纯石英砂进口实施关税减免(2024年税率从5%降至3%),推动本土厂商技术突破。

主要厂商分析

厂商名称  国家核心优势  2024年市占率

Momentive美国合成石英管纯度达5N级,通过Intel认证22%

Heraeus德国耐高温石英管(1600℃)技术领先18%

Pacific Quartz中国12英寸石英管量产,成本低30%12%

Guolun Quartz中国功率半导体用石英管市占率第一8%

第四、发展趋势与行业前景

技术趋势:高端化与定制化

纯度升级:5N级合成石英管需求年增15%,2031年占比将达60%。

尺寸大型化:12英寸晶圆产线对石英管直径要求从200mm提升至250mm,单根成本降低18%。

功能复合化:石英管内壁镀膜技术(如碳化硅涂层)可提升使用寿命3倍,2024年渗透率达10%。

市场预测:中国份额提升,应用场景拓展

区域格局:中国市占率将从2024年的25%提升至2031年的35%,日本占比从28%降至22%。

应用拓展: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爆发(2024-2031年CAGR 35%),带动耐高温石英管需求,2031年市场规模占比将达20%。

风险与挑战

技术壁垒:合成石英管CVD沉积设备单价超1500万美元,中小企业难以进入。

地缘政治:2024年美国对华高纯石英砂出口量同比下降25%,推动中国厂商加速国产替代。

价格波动:2024年高纯石英砂价格因供给紧张上涨20%,压缩中游利润空间。

第五、投资策略与决策参考

短期机会(2025-2027)

关注通过国际认证的本土厂商:如Pacific Quartz、Guolun Quartz,受益于晶圆厂扩产潮。

布局合成石英管领域:技术突破企业(如JNC Quartz Glass)有望实现进口替代。

长期布局(2028-2031)

跟踪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需求:提前布局耐高温石英管产能,服务SiC/GaN器件厂商。

关注欧洲市场:Heraeus、Raesch等企业环保工艺符合全球碳中和趋势,可参与技术合作。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风险:陶瓷材料(如氮化铝)可能替代石英管在部分高温场景的应用。

供应链中断风险:需建立多元化高纯石英砂供应渠道,降低地缘政治影响。

《2025-2031全球与中国半导体用石英玻璃管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中,QYResearch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半导体用石英玻璃管的产能、产量、销量、销售额、价格及未来趋势。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价格、销量、销售收入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历史数据为2020至2024年,预测数据为2025至2031年。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