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据中国国家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最新公示,辰欣药业按化药注册分类4类申报的佩玛贝特片上市申请获受理。截至目前,有17家药企提交了该品种的4类仿制申请,首仿争夺战一触即发。
截图来源:CDE
佩玛贝特(Pemafibrate,Parmodia)是日本兴和株式会社(Kowa Company)原研开发的一款新型、高选择性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调节剂。于2017年7月获PMDA批准在日本首发上市,治疗高血脂症。2023年6月,佩玛贝特的新剂型缓释片在日本获批治疗高脂血症(含家族性高脂血症)。相比佩玛贝特普通片剂每日口服2次,缓释片给药更加方便,仅需口服1次。
相关数据显示,在日本市场,佩玛贝特上市仅3年便超越非诺贝特,2020年销售额达6510万美元,显示出强劲的市场渗透力。摩熵医药数据库显示,2024年全终端医院市场心血管系统药物销售总额超1000亿元,佩玛贝特无疑在这片广阔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终端医院销售数据库
国内药企对佩玛贝特片的布局早有规划。多家企业在2022年就已积极布局佩玛贝特片的生物等效性(BE)试验,为后续的仿制申报做好充分准备。2025年4月8日,佩玛贝特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进口,正式登陆国内市场。
令人惊叹的是,上市仅9天,就有企业提交仿制上市申请,很快突破20家企业布局,创造了原研获批与仿制申报的最短时间差纪录。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国内药企“围剿”新药的抢仿策略,也反映出该药物在市场上的巨大吸引力。据摩熵医药数据库显示,目前佩玛贝特片完成BE试验的企业有25家,还有4家正在进行中,竞争之激烈不言而喻。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中国临床试验数据库
目前国内只有1家原研企业拥有佩玛贝特片的生产批文。在仿制药布局方面,国内有人福药业、福元医药、正大天晴、倍特药业、湖南科伦、广州大光制药等17家企业递交了佩玛贝特片的新4类报产申请,其中正大天晴成为国内首家报产的企业,在首仿争夺中占据了先机。而这场首仿争夺战究竟花落谁家,备受业界关注。
除仿制药竞争,佩玛贝特在血脂异常领域还面临其他药物挑战。佩玛贝特在降低TG方面疗效优异,而国内降低TG最常用的是贝特类药物,如苯扎贝特、非诺贝特等,而佩玛贝特对PPARα的选择性比非诺贝特高2500倍,能大幅降低肝毒性等副作用风险,在疗效和安全性上更具优势。
而在与其他降脂药物的竞争中,近年来,国内批准了阿利西尤单抗等新型PCSK9抑制剂,其国产产品年治疗费已降至2万元以下。未来,国产佩玛贝特若获批上市,鉴于其定价尚未明确,为在市场中分一杯羹、侵蚀PCSK9抑制剂份额,价格战或成重要竞争手段。相较于高价的PCSK9抑制剂,佩玛贝特更易被患者接受,中端“蓝海”市场将为其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在这场新型降脂药的竞争中,佩玛贝特片究竟能否脱颖而出,国内药企的首仿争夺战又将如何收场,让我们拭目以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