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17日11:04,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34%。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蔚来-SW领涨2.48%,海尔智家上涨0.08%,同程旅行上涨0.00%;比亚迪电子领跌5.65%,地平线机器人-W下跌5.14%,中芯国际下跌4.53%。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下跌1.09%,最新报价0.81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16日,恒生科技指数ETF近3月累计上涨10.92%,涨幅排名可比基金2/11。
流动性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盘中换手5.24%,成交2.34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16日,恒生科技指数ETF近1月日均成交8.56亿元。
据报道,10月15日,阿里云宣布其位于迪拜的第二座数据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以满足中东地区日益增长的云和AI需求。这是今年以来,阿里云继泰国、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及中国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在全球落地的又一新数据中心。至此,阿里云全球布局已扩展至29个地域、92个可用区。
消息面上,近期,全球AI视频生成技术迎来关键突破,OpenAI发布Sora2模型并推出独立社交应用SoraApp,标志着AI从内容生成向社交生态构建迈进。
美国科技巨头Meta周三表示,公司将投资15亿美元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新建一座数据中心,以扩充支持人工智能运算所需的基础设施。这是该公司为在激烈的AI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而展开的又一重大投资项目。
海外方面,大型云服务提供商正竞相建设AI基础设施。数据显示,亚马逊、Alphabet、Meta和微软预计在2025年的合计资本支出将超过36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将用于数据中心的建设与供能。
国泰君安期货指出,短期而言,美股科技巨头商业模式形成闭环+存在一定壁垒+需求稳定,已经形成稳定的盈利能力。相比之下,大多港股科技公司仍处于“用短期利润换长期竞争力”的战略发展阶段,因此当前只要AI业务的“收入”能够维持高增长,打开业务增长的想象空间,市场就愿意给予其更高的估值。该机构认为,从估值业绩角度来看,当前港股三阶段行情均主要由估值驱动,后续港股AI资产有望迎来(估值+EPS扩张)的戴维斯双击。
规模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最新规模达44.62亿元。
份额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最新份额达54.74亿份,创近1年新高。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恒生科技指数ETF近5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1.38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2.05亿元,日均净流入达4102.74万元。
恒生科技指数ETF紧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代表经筛选后最大30间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8日,恒生科技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腾讯控股、网易-S、美团-W、比亚迪股份、小米集团-W、快手-W、京东集团-SW、百度集团-SW,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9.87%。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