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社讯 湿了皮鞋再赤脚。
卖了36年皮鞋的奥康国际,在主业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终于还是选择了跨界。
12月24日,公司发布公告称,计划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的方式,从高伟、无锡芯存和无锡联存等股东的手上,买下联和存储的股权。
据了解,联和存储成立于2021年,手握从韩国收购的存储设计专利,主要就是做存储芯片,在今年刚入选无锡市的瞪羚企业。
图源:网络
执拗坚持做皮鞋这么多年,一转型就转型跨度这么大,确实很难想到。
奥康是一个温州企业,而温州是著名的鞋都。
“浙江温州,浙江温州,江南皮革厂倒闭了。”这个皮革厂老板带着小姨子跑了的段子流传至今。
公司的创始人王振滔,早年做过皮鞋推销员,深感温州皮鞋产业的假冒伪劣现象的夸张,觉得这肯定不是一个地方产业的长久之计。
1988年,他借了3万元钱,自己开始做皮鞋。他严把皮鞋质量关,保证每一双奥康鞋都是真皮做的,一下子在良莠不齐的皮鞋行业脱颖而出。10年时间,奥康就成了人们心目中当之无愧的真皮鞋王。
但奥康鞋做大以后,假冒奥康的皮鞋也开始在市场上涌现。
1999年,生气的王振滔,点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把2000多双没收到的假冒奥康鞋当众烧毁,也把奥康的品牌,烧上了巅峰。
2012年,作为“男鞋第一股”,奥康国际上市了。那一年,公司营收超过34亿元,利润达到5亿多元,行业内没有不佩服的。
但终究,这把火没能就这么越烧越旺下去。
本质上,商务性质的皮鞋不好卖了,年轻人根本不穿皮鞋了,加上在后来电商的冲击下,传统渠道本身就难做,整个行业就更难了。
也就奥康还在坚持,当年的同行们,基本都死的死,转行的转行了。富贵鸟已然退市,贵人鸟已经破产,达芙妮与千百度也在生死线上挣扎,混的好一点的星期六,早已经趁着短视频时代的浪潮彻底转型网络营销服务,没有人记得现在的遥望科技以前是卖鞋的。
王振滔其实早就看到了皮鞋行业的未来,也试图对休闲运动鞋进行押注,但终究没有走出来。
比如公司分别在2015年和2017年拿下运动鞋品牌斯凯奇和彪马的代理权,想要在运动鞋业务上走出第二曲线,但截至去年年底,斯凯奇和彪马也才只有门店138家、77家。
公司自营的康龙休闲鞋也并不出色,到去年底只剩下63家门店。
没办法,公司只好在2019年学南极人贴牌续命,但和南极电商成功通过卖吊牌扛到公司转型不同,奥康的这个业务不仅影响了自身质量高的品牌调性,还根本就没怎么做起来,到今年上半年,这项业务的规模也才1000来万元,根本对公司业绩没什么影响。
公司还小规模尝试了一些非鞋类业务,比如投资兰亭集势和康华生物,但显然,也不算成功。
在这样的困境下,王振滔还搞起了小动作,偷偷把上市公司的资金,转入自己独立控制的鞋服店,还要求经销商把贷款汇入其个人的账户,实质造成了非经营性占用超过10亿元,王振滔也因此在事发后被证监会立案。
今年5月,奥康国际及相关责任人受到浙江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其中,公司被责令整改,给予警告,并罚款300万元。王振滔、王进权及时任董秘兼财务负责人翁衡被警告,并分别罚款300万元、80万元和80万元。随后,翁衡从公司辞职。今年9月,经董事长及总裁提名,王振滔之子王晨受聘为公司董秘兼财务负责人。
因此,为了让奥康此次转型存储顺利进行,王振滔也是选择了彻底让位,退居二线。这位执掌了公司36年的董事长,在资产收购公告的同一天,从自己一手创造的皮鞋帝国辞职。未来的鞋服市场,不再属于皮鞋,未来的奥康,也确实需要新生力量寻找更新的道路进行拯救。现在开始转型,一点儿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