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强势反弹,“国家队”出手提振信心,农业与大消费领涨。今日A股三大指数全线反弹,市场情绪显著回暖。截至收盘,沪指涨1.58%,重回3100点整数关口;深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1.83%。两市成交额1.65万亿元,较昨日小幅放量,超3200只个股上涨,逾百股涨停,市场呈现普涨格局。
板块表现方面,政策驱动与避险逻辑共振。农业与消费板块爆发,农业股掀起涨停潮,大消费板块强势,中字头股表现亮眼;科技与外销板块深度回调,消费电子与机器人概念重挫,汽车零部件与可控核聚变跌幅居前。
消息上:
1、中央汇金、中国国新、中国诚通三大央企集体增持ETF及央企股票,释放“真金白银”稳定市场,汇金公司明确表态“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并获央行再贷款支持,被市场视为“中国版平准基金”的实质性举措。
盘中国家队继续在场内买买买,范围也已经扩大了,继续彰显稳住股市的决心、信心、胜心~
2、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上调,预计可带来约1.66万亿元增量资金入市,进一步夯实流动性基础;
3、多家上市公司(如宁德时代、紫金矿业)宣布回购或增持计划,强化市场信心。
其他方面:
1、伟测转债,4月9日明天可以申购,全力申购;今天上市的志邦转债有点超预期了,正股本身大涨带动了起来,恭喜中签的小伙伴~
2、北交所天工股份上周四顺利注册,随时可以发行,预计周五公告,下周二申购,发行价大概是6元,如果没有调整的话,按照5100亿申购资金的话,预计100股正股的资金大概是100w;岷山环能,4月11号拟上会(这个门槛更低)。
3、微盘股存在4月月历效应,要注意风险,按照目前的情况,再来一波杀跌,然后业绩披露,该披星戴帽的都带上了,这些风险过后,应该还是一条好汉。
4、盘后又是一堆回购增持的公告,稳住,3000点的A股问题不大,如果有问题,那就分批加,到2600依旧性价比超高~
5、发文这会,美股又大涨了,太疯狂了,之前纳指ETF跌停都不敢抄,想着等待情绪继续释放,哪知道现在就这么样,风险还是没释放,随时可能剧烈震荡~
大类资产配置关注方向:
1、打新和套利
①、北交所打新
- 已发行待上市:无。
- 注册待发行:天工股份,预计周五可发布发行公告,下周二申购,按照5100亿申购资金的话,预计100股正股需要资金100w
- 提交注册:3家还在努力的钉子户,分别是扬德环能、金则利、宇星股份。
- 过会:共5家,博达软件、万泰股份、丹娜生物、交大铁发、鼎佳精密,其中博达软件拟申请终止上市,万泰股份、丹娜生物已变为中止状态,岷山环能拟在4月11日上会。
②、REITs申购
- 已发行待上市:南方顺丰物流REITs,坐等上市,预计涨幅20%左右。
- 待申购:无
- 发行预告:华泰紫金苏州恒泰租赁住房REITs已于3月26日获批,等待发行。
③、沪深新股新债
- 沪深新股申购预告:无
- 可转债申购预告:伟测转债,4月9日明天可以申购;
- 可转债上市预告:亿纬转债,4月11日上市
④、基金申购套利
- 暂无
2、权益类资产
①、A股 · 类债股和相关品种ETF
- 水电、高速、运营商、水利、油气、煤炭等行业,红利ETF、电力ETF、自由现金流ETF、A500ETF,注重股息、稳定性。
②、A股 · 红利小市值
- 微盘股、红利小市值(果仁网回测)等策略。微盘股的1月、4月、12月月历效应非常明显,已经形成共识了,特别是现在的新规+财报季,披星戴帽可能会猝不及防,以至于现在都是提前抢跑,有相关持仓的注意风险,再来一波杀跌吧,届时优势一条好汉。
③、美股指数
- 主要关注纳指100、标普500。美股最近一直在震荡调整,今年的大方向是震荡。有资金有渠道的可以关注纳指100、标普500指数的机会,预期跌幅20%~35%,建议做好仓位管理,分批、金字塔加。大类资产配置,资产分散配置,美股市场是不容忽略的一块。
3、固收类资产
①、中国国债
- 国债利率现在到了下一个关键位置了(10年国债1.65%左右,30年国债1.85%左右),预计今年震荡为主(十债极端1.5%~2.2%,大概率1.6~2%之间宽幅震荡),关注十年国债ETF、30年国债ETF波段机会,短期注意风险。
②、可转债
- 双低可转债、摊大饼等策略
③、美国国债
- 受益于美联储降息,但同时通胀数据的反复、关税等影响,长期大概率震荡向上,有资金和投资渠道的可以按需关注。现在交易员已经预期今年5次降息125个基点了,短期关税落地、美债大涨,已经透支了相当一部分的预期了。短期注意风险。
4、大宗商品
黄金ETF可以按需关注。
5、外汇资产
主要是美元兑人民币,目前看有7.2~7.35~7.5这3个关键节点,有资金和投资渠道的可以按需关注,现在已经到了7.35关键点位了。
6、另类投资
数字货币方面按需关注,注意风险。
郑重声明:资金仓位管理和风险意识管理很重要!!!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仅作为个人观点、操作记录和反思总结,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不可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若据此买卖,风险自负。